1973年,諾爾紐曼(Elisabeth Noelle-Neumann)發表一篇文章《累積、協和和公眾效果》,諾爾紐曼提出三個概念:
- 累積
- 諧和
- 公眾效果
指出未來的媒介效果研究應朝這三方面齊頭並進,方能在實證研究媒介效果時有所突破:
累績
媒介的效果是一種長期的效果。因此,在研究媒介效果時,應採用「小樣本多次調查法」長期的觀察媒介的效果。在方法上,諾爾柳漫溢主張採取多種方式,並配合外在資料的使用,來實證研究媒介的效果。
諧和
當媒介內容長期維持高同質性時,則易產生誤導現象。而當累積與諧和兩變相交互作用時,媒介內容所產生。西德曼茵茲大學的教授和學生們,曾針對諧和此一概念做了一連串有關傳播者的研究,發現西德的新聞記者,不論在政治立場、教育背景等各方面的同質性均相當高、職場流動低、職業滿意程度極高、享有某些社會特權且將其視為當然、呈現出一種相當具排他性的團體立場。大部份的新聞從業員認為,大眾傳播媒介僅具有限的影響力,拒絕為一些無心而引起的後果負責,但另一方面,新聞從業員卻強調政、經、工會領導階層應對其行為負起政治法律上的責任。同時,由於記者通常以同業作為榜樣,因此他們表現出來的大半是一種同儕的規範,而非責任的規範。
總之,新聞記者是西德政、經、行政借精影以外的另一群菁英權力集團,西德的新聞記者仝常以首害百姓的代言人、社會不平事件的批評者、民主的守衛者自許,他們深信新聞事業應為社會中的第四公權力,能對行政、立法、司法產生制衡作用。另一方面,他們卻自認為對政治沒有影響力,拒絕付政治、法律上的責任。這種現象,加上其出身、輪替甄選、思想和行為各方面的同值性高,其對社會現實建構所可能產生的影響力,令曼茵茲的這批大眾傳播學者發出警告的呼籲,也認為「諧和」是媒介效果的主要來源之一。
公眾效果
意見氣候中強勢意見對個人所產生的壓力,而個人對大環境中何者為強勢意見的判定,除了來自個人的親身觀察外,大多來自大眾傳播媒介的內容。因此,大眾傳播媒介中的主流意見(Mediantenor)足以造成「公眾效果」。
諾爾紐曼指出,大眾傳播媒介的效果即是透過以上三概念的交互作用而衍生。而西德的曼茵茲大學傳播學院在他的領導下,針對以上三個主題不斷研究。
民意研究
早在1966年發表的《民意與社會控制》一文中,諾爾紐曼及指出,民意在今天就其政治功能而言,通常被視為政府的相關物,亦即當我們一提起民意,只會想到民意和政府的關係,而完全忽略了他和個人的關聯。諾爾紐曼反對這種趨勢,因為若是如此,民意就遺失了一張臉,其原始意義完全被忽略了。那麼,民意的原始意涵是什麼?他指出,不論是洛克的「意見之法」、盧梭的「民意」所強調的,都是民意對個人的影響。這些原始意涵的定義把民意視為善良風俗的維護者,是一種對個人的約束力量,民意約束個人,使個人必須去做或不能去做某些事,是一種不成文的法律,達成社會的和諧和整合,引此諾爾紐曼將民意與個人關聯的這一部分稱為「整合概念」,而前面所提及的民意與政府的關係稱為「菁英概念」。
那麼,為什麼這種有觀民意的原始意涵會被學者專家們所忽略了呢?諾爾紐曼認為,這是因為社會控制一詞的出現。社會控制是羅斯在1896年創造的新名詞,指的是社會規範對個人的約束力量,使社會結構得以維持均衡,自從這個概念被創造出來以後,民意對個人的關係就被他所取代了。
諾爾紐曼認為,我們可以把民意視為一種對個人,同時也是對公權力的要求和壓力,要求他們去做或不能去做某一些事。民意的動力來自於人類對其四周環境的估計和看法。民意所產生的壓力在於他逼使個人或政府尊重環境中的優勢意見。在這種情況下,民意扮演的是一個整合社會分子間的原動力,他可以防止個人或政府和優勢意見之間有太大的差距。個人如果不注意優勢意見。則會受到孤立。
意見氣候
那麼,什麼樣的問題會成為民意的主體呢?諾爾紐曼認為,如果沒有緊急的需要,社會裡的個人態度、社會規範、價值體系等會形成所謂的意見氣候(Meinungklima),帶有巨變發生時,民意及會從這種一間氣候中昇華出來。
沉默螺旋理論的架構
董斯巴赫(Donsbach)在1987年提出的「沈默螺旋理論的民眾動力模式」。
董斯巴赫的模式呈現出民意動力的來源在於人類有害怕孤立的弱點,但光是害怕孤立不至於影響民意的形成,主要是當個人覺察到自己對某論題的意見與環境中的強勢意見不一致時,害怕孤立這個變項才會產生作用,因而進一步影響個人對此論題發表自己意見的意願,致使環境中的強勢意見越強,甚至強過其實質,而弱勢意見亦相對越來越弱,甚至弱過其實質。模式中亦呈現出人類觀察大環境的管道有:
- 直接觀察環境
- 透過大眾傳播媒介
我們亦發現某甲的樂意表達己見或不樂意表達幾件會直接影響到某以的覺察到大環境X的意見。而民意就是這一強大的個人所覺察的公眾效果壓力下產生的。這種民意形成的動力就沈默的螺旋,諾爾紐曼因而把的理論命名為沈默的螺旋理論。
從模式中我們看出獨立變相有
- 個人對論題X的意見
- 察覺到大環境對X的意見(包括:目前多數意見是什麼,和民眾對外來發展趨勢的估計如何)模式中將不怕孤立或害怕孤立當作中介變相來處理,受上述獨立變相1、2比較後的結果影響。而本模式中的一變相為公開發表意見的意願。
理論的內涵
董斯巴赫指出,沈默螺旋理論有三大支柱:心理學、大眾傳播學和社會學。
心理學觀點
- 引發人類社會行為的最強烈動力之一就是「不被孤立」,這點從阿西和米爾格拉姆的研究中可以得到證明。
- 人有觀察環境中意見分布狀況的能力,稱為「準統計官能」(quasi-statistical organ)。這種能力不僅適用於對參考團體的觀察,更可廣及不熟識的、匿名的公眾。
- 因為害怕孤立,所以當人們發現自己的意見與環境中的強勢件符合時,則公開表達自己意見的意願會比較高。
- 因此,社會中的強勢意見越來越強,甚至比實際情形還強,若是意見越來越弱,甚至比實際情形還弱,這種動力運作的過程成一螺旋狀。
大眾傳播學的觀點
- 人們觀察環境中意見分布狀況的主要來源是大眾傳播媒介,人們通常會以為大眾傳播媒介上呈現間就代表了多數人的想法。
- 媒介有所謂的關節作用(Artikulationsfunction):他們使得某些議題受重視,被公眾討論;同時,媒介自己在報導這個議題時,對不同的論點會做不同的強調,使得自覺在媒介中能發現自己論點的人較易在社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也因而叫樂意在公開場合發表自己的論點。
- 大眾傳播媒介在上述過程中所能產生的力量相當大,如果媒介內容同值性大時,會造成強的宣傳效果,使得選擇性的認知功能遭受極大的阻力。
- 傳播者在民意形成的過程中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
社會學的觀點
- 透過上述民意過程的控制,於舉的行為會受到懲罰,恰如其分的行為會受到獎賞,這樣才能使得社會達成整合。從這個角度來看,民意是一層社會的皮膚,他使得社會得以完整的凝聚在一起。
- 即使是政府也必須屈服在民意以下,馬基維利和洛克等人均曾指出,即使是最專制的政府亦無法長期反民意知道而統治。
諾爾紐曼給民意下了一個定義:「含有價值的,特別是具有道德意味的意見和行為,當他以一種全民共識的方出現時,例如當他以風俗習慣、教條方式出現時-則個人必須公開說出或做出,才不致遭受孤立,而當他以一種較不嚴密的方式出現時,則個人即使不公開說出或做出,也不致遭受孤立。」
理論形成的三個基本條件
- 必須有一爭論性的議題存在。如果是已經達成共識的議題,通常會以法律或其他方式存在,上述沈默螺旋的過程及不可能出現。
- 針對爭論性議題所表達出來的意見,必須具有道德的成分,因此爭議的重點不在於合理不合理,而在道德不道德。
- 在整個過程中,大眾傳播媒介所扮演的角色極重要,整個理論若忽略了此部分,即不完成。
沈默螺旋理論的實證研究
該理論得到實證資料支持的部分有
準統計官能的確存在
諾爾紐曼在歷次的選舉研究中發現,即使是最微小的意見氣候改變也會被選民所察覺,而且這種察覺並不因受訪者的黨派不同而有差異。諾爾紐曼因此指出,薩爾蒙和克萊針對準統計官能的批評,認為個人亦可能透過「鏡中之我」來察覺意見氣候的分佈狀態是不正確的。
媒介對於選民的影響可以從幾次的選舉研究中得到證明
在1976年的選舉研究中,控制了政治興趣此一變相,而將受訪者分為看政治性節目多和少兩組加以比較,結果發現多看組對選舉勝利的預期和少看組不一樣,諾爾紐曼稱這種現象為「雙重意見氣候」。
認為自己佔優勢,或未來會佔優勢的人,公開發表意願較強
這點亦得到實證資料的支持。文化差異使得前述的火車問題受到極大的考驗,在不同的文化情形中,自應以不同的方式來營造匿名公眾的情境,以測驗受訪者公開表達的意願。曾經有不同的研究者試著以不同的方式來操作此一變相。
對沈默螺旋理論的批評
沈默螺旋自提出以來,受到不少的批評,以下綜合內策爾(Noetzel,1978)、薩爾蒙及克萊(Salmon & Kline,1985)、格林和麥克柳(Glynn & Mcleod,1985)等人對理論的批評:
參考團體的重要性
參考團體在個人「害怕孤立」及觀察環境的過程中所可能扮演的角色,在理論中被忽略了。
過分強調「害怕孤立」此一社會心理因素,而忽略了其他導致社會行為的動力因素
人可能會「權衡利害」後採取社會行動,個人的社會行動若是出於贊同某團體或個人的立場,則他根本不必害怕孤立。此外,人在害怕孤立時,除了沈默這種反應外,還有其他可能的反應,例如:具攻擊性的語言或行為。
個人的人格差異也須考慮
害怕孤立對具有不同人格的人應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除了「準統計官能」這種解釋人類觀察環境的理論外,還有其他理論
例如:「多數的無知論」,他指的是會透過自己的意見來看周遭人的意見,因而常會錯估了環境中意見分布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