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up of hands of group of seniors

團體動力與團體規範

團體動力研究

團體對個人行為影響的相關科學研究始於一九三零年代,一群社會心理學者如薛里夫(Muzafer Sherif)、亞許(Solomon Asch)、等人,陸續完成許多有關團體壓力與順從現象的重要研究,而團體動力學(group dynamics)之父李溫建樹尤多。另外,拉查斯斐的兩級傳播研究,也發現團體會影響個人的政治態度與投票行為。

有三種團體必須一談,首先是原級團體(primary group),指的是與個人維繫長期、親密、面對面關係的團體,例如家庭。其次是參考團體(reference group),是個人經常作為行為參考的團體,但個人未必屬於該團體的一份子,例如某人可能在衣著上像兄弟會看齊,另外,還有一種團體叫做隨緣團體(casual group),例如同搭一部電梯的乘客,他們的關係短暫、隨緣。

團體規範

團體通常共同分享著某些規則或標準,就是團體規範(group norms),這些規範在人類行為中的許多領域發生很重要的作用,例如我們的髮型、品味,某些規範甚至是不同團體所共同分享及遵守的,這些規範稱為社會規範。

除非親身體驗到不同文化或社會裡的規範,否則很難感覺到規範的專斷,例如在某些社會裡,晚餐時間比美國社會要晚很多,或者,有些社會有下午茶習慣,與美式生活有很大的差異。另外,不同的社會對飲食要求、性道德、說話習慣都存在著不同的標準,在在都屬於規範的一部分。

在薛里夫的實驗中顯示,在不確定的情境底下,人們通常對其他人產生依賴心理,希望得到指引。此實驗發現應可類推到其他的團體生活或社會之中,畢竟生活的許多情境裡充滿不確定性。所以,我們可以知道,團體規範對人在許多方面的態度都會產生極大影響。

薛里夫的研究顯示了團體規範的強大影響力,但未細說規範是如何形成的。在薛理夫的研究發表的幾年後,貝騰豪森與莫寧根鎖定團體成員的互動狀況,探討團體規範的形成過程描述如下:在一個新團體中,新成員通常不確定應如何與其他成員互動,會先從過去經驗過的類似情境,找尋應如何與其他成員互動的線索,如果團體成員對某一新的情境缺乏共識,他們只好試著發展以此新團體為基礎的情境定義。隨著彼此互動增加,他們會共享更多詮釋情境的經驗,形成未來互動默契。對演化中的規範有異義的人,除了修正自己對情境的詮釋,也可能說服其他團體成員接受其觀點。一旦團體規範行程之後,任何對於團體規範的挑戰,可能將受其他成員抵制或制裁。

團體壓力

而亞許的研究剛好相反,情境較為確定,探討的是團體壓力,以及人們會從眾或不受團體壓力影響。

亞許的實驗發現,即使團體的判斷明顯錯誤,而且與自己原本的判斷衝突,個人仍會屈從團體壓力,牽就團體的判斷。值得注意的是,薛里夫與亞許的研究發現,即使是隨緣團體,對人仍舊有很大的影響,更別說與個人息息相關的原級團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