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交媒體的興起加深了人們之間的連結和交流,最新研究發現,社交媒體已經成為 59%的臺灣民眾獲取新聞的主要來源,改變了資訊傳播的方式,也就是說,社交媒體在臺灣已經成為 6 成民眾獲取新聞的主要來源。 請用一個傳播理論來說明這樣的現象對臺灣民眾以及對專業新聞媒體所帶來的影響。(25 分)

 

以媒介化(mediatization)理論探討社群媒體對台灣民眾及專業新聞媒體的影響,媒介化由丹麥學者Hjarvard提出,Hjarvard對媒介化的定義是媒介化隱藏在社會與文化活動的核心成分,如工作、休閒或遊戲等,這些活動逐漸披上媒介的形式。而德國學者Schulz認為媒介化是一種過程,並提出媒介化的四個影響,分別是延伸( extension)、取代(substition)、交融(amalgamation) 、遷就(accommodation)。

延伸是媒介技術強化人類的溝通與傳播能力,突破時間、空間的限制。取代則是媒介取代了一部分的社會活動,像是ipad取代了玩具,改變了小孩的童年意義。交融則是指媒介活動與非媒介活動的界線模糊,且媒介滲透到越來越多的領域,像是疫情期間的遠距教學。遷就則是因為媒介的存在導致社會活動產生根本的改變,例如政治人物為了博取媒體的關注,而按照媒介邏輯(media logic)所做出的一些作秀活動,轉變成網路迷音(meme) 。

 

因此,我們從上述的媒介話理論分析社群媒體對專業新聞媒體帶來一些影響,一些問卷調查顯示,記者認為社群媒體取代了(substition)一部份傳統的跑線採訪工作,社群媒體的訊息量多,素材多元,而且充滿假訊息( misinformation),記者以社群媒體中消息作為消息來源,需要花更多時間查證消息的正確性。但對專業新聞媒體機構來說,專業新聞媒體可以利用社群媒體延伸( extension)自己的影響力,媒體機構利用社群媒體與讀者互動,甚至是行銷媒體機構自己。

而從台灣民眾的角度來看,社群媒體已經與我們的生活交融(amalgamation)在一起,工作通勤的時候,人們從臉書上看新聞、評論新聞中的議題,而週末的時候,人們去旅行、吃飯,台灣民眾也愛打卡、拍照,會用濾鏡修圖,想讓自己看起來更好看,這也是遷就(accommodation)於社群媒體的媒介邏輯,可能可以在社群媒體上爆紅,就像安迪沃荷所說,在未來,每個人都能成名十五分鐘,即是社群媒體的媒介話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