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Podcast 是一種新興形式的線上廣播,最早於 2004 年在美國興起。儘管在全球已有一段時間的發展,臺灣的 Podcast 風潮直到 2020 年才逐漸形成。許多專家學者將這一年稱之為臺灣 Podcast 的「元年」。請用一個或兩個傳播理論來預測臺灣民眾對 Podcast 的採用情況。(25 分)

 

Podcast在傳播生態大致由以下四個部分組成,其一部分是Podcast平台或頻道提供podcast空間和技術支援,第二部分是傳播方式,Podcast能夠下載、瀏覽或使用RSS方式訂閱,第三部分則是內容生產者,是可以製作Podcast內容並傳播的人,最後一部分則是Podcast的節目,是Podcast主要可以傳播的內容,四個部分共同構成了Podcast生態。

Podcast的內容生產者有想要展示自我和獲得認同的願望,體現出主動傾向的擴散受眾(the diffused audiences)特點,類似於 Abercrombie和Longhurst的觀展/表演理論典範。觀展/表演理論典範包含了擴散受眾(the diffused audiences)、觀展(spectacle)、顧影自盼(narcissism)等概念,並強調媒介景觀的符號化。

擴散受眾(the diffused audiences)強調在當代的媒介情境下,已無人能不受到媒介的直接或間接影響,另一方面,受眾即使沒有親身接觸媒介訊息內容,單

而台灣民眾從2020年開始成為Podcast的擴散受眾,按照其使用Podcast的程度可分成一般消費者、迷群(fans)、崇拜者(cultist)、狂熱者(enthusiast)、小規模生產者(petty production),在Podcast平台上製作內容的人應該屬於狂熱者或小規模生產者,而聽眾則應該是一般消費者或迷群,而未來的時候,迷群可能也會想要自己生產Podcast節目,傳播自己的UGC內容,會有更多的本土Podcast內容生產者、本土Podcast平台出現。

觀展一詞包含了『看與被看』與『觀看凝視與公開展示』的含義,或可看作為是『主體的觀看』和『被展示觀看的客體』,一般的台灣用戶就聆聽、瀏覽、評論Podcast就可以了,但是內容生產者將Podcast節目放到Podcast平台上供所有人分享,以使自己的『看與被看』的需求能被滿足。台灣的內容生產者可能會聆聽國外的Podcast節目,畢竟國外的Podcast起步較早,內容生產者學習到了他們的形式後,製作在地化的Podcast內容,然後再形成自己的風格、美學。

顧影自盼是指人將自我建構在他人目光的反射(reflection)上,經由他人來建立自尊,想要吸引觀眾敬佩、喜愛的目光,Podcast的內容生產者用聲音來自我表達,然後期盼他人的訂閱和讚賞,藉以建構、實現自我認同。將來,台灣的Podcast的內容生產者也會從聽眾的反應中尋求認同,從留言、網路新聞的報導來審視自己的作品,爾後,Podcast的生產者也會與其他的Podcast生產者交流,變成一個圈子,從其他專業Podcast生產者得到自己作品的建議,反覆地進行驗證。

 

You Mi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