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power of weaver ant, Oecophylla lift Mimusop elengi fruit
The power of weaver ant, Oecophylla lift Mimusop elengi fruit

權力轉移理論

權力轉移理論為奧根斯基(A. F. K. Organski)提出之理論,用統計模型驗證歷史上主要的戰爭,理論認為當權力分配不均時,戰爭爆發機率比較小,本理論認為強國間彼此權力分配均等,而且對現狀有所不滿,才會發生戰爭,或是新興強權出現時,與現任霸權時發生衝突,戰爭就會爆發。

此一論點與傳統現實主義主張權力平衡不同,奧根斯基認為權力平衡容易發生戰爭,權力不均的狀況下,戰爭不容易發生。此一理論解釋了一些權力平衡理論無法解釋的國際戰爭,也可以解釋區域間的戰爭。

後繼研究者譚門(Ronald L. Tammen)與庫勒頓為權力轉移論提出了新論點,奧根斯基的權力轉移論認為,新興強國會挑戰現任霸權,後繼研究發現,新興強國未必是發動戰爭的人,還得要看新興強國的國家意圖,以及其對現狀是否滿意,而且譚門與庫勒頓還提出了新的概念,評估戰爭的框架除了全球層級之外,還包括了區域層級的觀點。

權力轉移論細節

權力轉移論對於權力的定義是強迫其他國家遵守我方要求的能力,權力有三個要素:人口、經濟生產力、國家政治能力。

依照權力的大小,在全球層級中,各個國家可以被區分為支配性強權、一般強權、中等國家、小國四個等級,支配性強權決定國際秩序、管理國際體系,權力越小的國家對國際現狀越不滿,卻無力改變現狀。

在全球層級中,還會有區域層級,區域中的支配性強權會受到全球層級的支配性強權制約,根據權力轉移理論,戰爭可以從全球層級擴散到區域層級,但區域層級的戰爭不容易擴散成全球層級的戰爭。

降低衝突的方法

早期理論認為,新興強權的權力超越、或相當於現任支配性強權時,戰爭的機會大幅增加,新一代權力轉移論認為,新興國家未必每次都會發動戰爭,若新興強權對於現在的國際秩序感到滿意,戰爭就不會爆發。

因此,若是支配性強權能夠讓新興強權感到滿意,戰爭降低的機率就會變低,支配性強權可以以一些方法降低衝突發生的機率,方法包括脅迫、獎勵、吸引,若是能夠用吸引的方法影響新興強權,就不需要使用脅迫與獎勵。具體的方法很多,支配性強權可以增加新興強國滿意度、將新興強權納入其所主導之聯盟、與新興強權成立經濟聯盟,來避免新興強國與支配性霸權發生衝突,以維持支配性強權地位。

美國及中國大陸未來可能之發展

奈伊對於美中權力轉移的想法,是從大國興衰論出發,認為金融危機後,美國開始衰退,奈伊認為21世紀的權力並非是零和遊戲,一個國家的勝利也同時是另一個國家的勝利,硬實力、軟實力、巧實力同時影響著兩個國家的權力,美國無須恐懼中國的崛起。

而一些學者也提出霸權必衰論,美國為現在世界霸權,其可能衰退的因素包括三個:

一、霸權國的優勢為軍事、經濟、科技實力超越其他國家,不過,這些優勢很難長時間保有,當現任霸權國優勢不在時,新興強國就會要求政治權力重新分配。從2010年,中國的軍事、經濟及科技實力均有大幅提升,近年來,中國一改往常的外交方式,採用戰狼式外交的模式來要求他國給予更多權力,試圖在國際政治上擁有一席之地,重新分配國際權力,而美國、歐盟、澳洲有時也會同意中國的作法。

二、為了支付維持霸權的成本,霸權國的經濟剩餘逐漸減少,這是霸權國漸漸無力負擔公共財,不得不放棄霸權地位,美國軍事實力世界第一,自世界各地均有駐軍,而駐軍非用高昂,此外,美國也在中東問題上花了很多心思,包括伊朗、阿富汗、恐怖主義等問題,處理這些問題也成了國家財政的負擔。

三、其他國家則以搭便車的方式使用霸權國的公共財,搭便車的國家從經濟上對霸權國造成負擔,削弱了霸權國的實力,美國長期幫助南韓,部屬薩德系統、派出核潛艇,這些均為霸權國所需要支付的成本,不過,中國也需要遭遇類似的問題,中國的一帶一路政策,同樣也讓一些搭便車的國家獲得利潤。

 

美國對於中國崛起的因應作為

一、美國可以加強與盟國的經濟、軍事合作,藉此擴大自身權利,彌補國內軍事實力、經濟成長速度不如中國之缺點。

二、美國避免捲入區域層次衝突,美國在南海與東海的主權爭端中,保持中立,在釣魚台爭端中給予日本聲援,但又避免給中國過大的刺激,以避免衝突。

三、面對中國崛起,美國若採取強勢制衡的措施,容易使中國不滿現狀,讓美中衝突更容易爆發,美國對中國採取包容的態度,並在國際議題上加強合作,因此,美國在制定政策時,需要在制衡與包容中間尋求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