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請說明新聞學研究的範圍為何?另請以採訪主任角度分析「空難新聞」宜如何調度處理始稱完備?(25 分)

新聞學研究的範圍包括新聞的來源、新聞工作者的處境、新聞寫作方式、新聞實務研究、新聞倫理、新聞法規、新聞教育、新聞報導框架分析,而其衍生的研究範圍則包括公共關係、民意調查、傳播理論研究等領域。

而在公共關係的領域,與新聞相關的研究包括議題管理、風險與危機管理,而精確新聞學時常採用民意調查的方式進行,其牽涉到研究方法、抽樣方法的探討。最後,新聞也影響到了傳播理論,像是議題設定(agenda setting)、框架理論(Framing effect),亦或是與假訊息相關之議題研究。

當媒體要去採訪空難新聞的時候,採訪主任派遣記者前往現場時,應注意記者的人生安全,要有裝備可以保護身體,而且,記者採訪後,因著空難新聞的慘狀,記者的心理可能會出現創傷,媒體機構要進行事後的心理諮商。

在報導空難新聞的時候一定要查證,避免因著搶快,而撰寫了錯誤報導(misinformation),這會讓閱聽人形成對空難的錯誤印象,歸咎於錯誤的人。另一方面則是台灣的特殊現象,台灣新聞台數量非常多,發生空難時,每一家都會派大量的記者前往空難現場,空難救災現場擠滿記者,影響救災速度,因此,採訪主任應該要做好現場自律,好好溝通協調,找出一套不妨礙救災的運作模式。

而採訪新聞的時候大多都會以空難的慘狀或受難者的遭遇為報導重點,有空難新聞小報化的現象,這些軟新聞可以吸引閱聽人的注意力,但從社會責任論的角度來看,這樣的新聞無法為社會帶來好處。

空難過後,民間對於議題的興趣會下降,因此,記者就不會對空難後續進行報導,但事實上,採訪主任依然可以在事後安排深度報導,像是針對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飛機製造商、航空公司、救難人員、媒體、國內外援助團體、民眾、軍方,不要用責怪的口氣責怪救災人員,要用探究原因及如何改善來製作深度報導。

 

 

You Mi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