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請論述何謂媒體政治經濟學?並據此申論你對媒體生態現況的看法。(25 分)

 

媒體政治經濟學派探討媒介的力量來自於經濟過程和媒介生產的結構,此派學者認為經濟決定意識形態,將意識形態的解釋回歸到『假意識』,擁有和控制媒體的階級透過『媒體』生產假意識,使閱聽人滿足於現狀。政經學派學者批判政治與經濟是巨大的怪物(monster),媒體則是怪物的共犯,怪物與共犯聯手宰制閱聽人,閱聽人是一群甘心被奴役的『抽象體』(abstractivity)。
媒體政治經濟學派的學者研究的問題包括以下幾種:
(一)傳播與組織變革
媒體組織的歷史變革與影響,研究的組織包括報業、電子媒體、電訊傳播等,從一家小報館,在家族的努力下成為媒體公司,併購國內其他媒體公司後,成為如利維坦(Levitan)般的媒體集團。這樣的轉變不是歷史必然的結果,也非線性的進展。例如Mattler和Schiller對企業整合媒體部門、製造部門及服務部門的研究、Smythe對媒體工業結構的分析。
 
(二)傳播與生產形式
檢視事業的成長與政治經濟環境情況的關聯,探討傳播過程生產面的開始。學者們積極參與福特主義、後福特主義、後現代主義的辯論,比如Christopherson and Storper與Aksoyand Robins在後福特主義下,關注媒體結構對內容的影響。
(三)傳播與消費形式:
媒體政經學派學者從消費者的角度關注生產的脈絡與關係,像是閱聽人商品化理論(audience commidity),閱聽人付費觀看電視時,成為了電視台的收視率商品,電視台將收視率商品當成談判的籌碼,要求廣告主付費購買高收視率節目的廣告時段。
(四)傳播與國家發展:
國家為傳播活動的管制、生產、行銷與消費者,在整體社會上扮演重要的角色。國家應當立法保障民眾的媒體近用權,聆聽民眾對傳播媒體不滿而發起的社會運動,制定政策並進行改革。
(五)傳播與媒介帝國主義
國際資訊流通失衡,政經學者感到憂心,於聯合國鼓吹建構國際資訊新秩序(NWICO),並呼籲合理的資源分配,掃除媒體殖民邊陲國的現象,從而建立傳播與資訊的新秩序。
(六)尋求替代主流經濟學之道
媒體政經學學者擔憂媒體壟斷(Monopoly)所帶來的弊端,便尋找能替代主流經濟學以外的研究取徑作為研究媒介政策的基礎。學者們投身於政策與媒體改造的研究,甚至參與社會運動,向政府提出建言。
 
上述為媒介政治經濟學關注的重點,以此來分析台灣媒體生態的現況,受限於篇幅限制,僅探討以下幾點:
(一)傳播與組織變革:
在黨政軍退出媒體後,許多新興媒體集團出現,風光一時,但如今台灣的媒體面臨了數位轉型的陣痛期,媒體轉型並非易事,在數位平台上,傳統媒體得面對更多、更強的國際競爭者,需要整合更多不同的產業以進行數位匯流(coverage),轉型導致媒體營運成本上升,財力不夠的媒體則被淘汰。
(三)傳播與消費:
在數位時代中,台灣依舊有著閱聽人商品化的問題,媒體將內容包裝成免費的午餐(free lunch)以吸引閱聽人,然後將閱聽人包裝成商品賣給自動化網路廣告系統或廣告主,這個過程造就了三邊連結,媒體、閱聽人與廣告客戶彼此連結。
在台灣,數位平台、社群媒體上還有另一個新興的問題:免費勞動(free labor),無酬的消費者為平台免費寫貼文、拍照、拍影片,所產出的內容與數據被送到平台的伺服器去,消費者成了『玩工』(playbour),下班後的閒暇時間仍為企業免費做額外的生產性活動,玩工愉快地接納額外的生產活動,同時卻被企業剝削而不自知。
(五)傳播與媒介帝國主義
國際資訊流通失衡,台灣深受其害,在國際傳播的場域中,台灣難以掌握話語權,而鄰國又積極的擴張其軟實力(soft power),並將『一個中國』之觀點輸出至國際社會,搶奪台灣的話語權。
另一面,媒介帝國主義國家將文化商品傾銷至台灣,而台灣的文化商品則無法對等地輸出至該國,文化商品的流通極不平衡,長期下來,台灣人漸漸喪失對台灣文化主體性的認同,淪為跨國媒體殖民的目標,近年來,有越來越多文化人士意識到此現象,他們積極努力的想要創作負有台灣價值的文化作品,並行銷到國際市場,使台灣被更多人看到,但與媒介帝國主義國家相比,台灣的文化輸出仍如『九牛一毛』,難以大幅提升台灣的國際能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