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rve your culture with pride
Preserve your culture with pride

二、當文化遇上產業,文化被認為是一好商品時,你認為該趨勢對傳播研究產生的影響 為何?請舉例說明。

 

近年來,台灣新聞記者報導文化新聞的時候,會用文創產業的方式報導,對於文創產業帶著樂觀的態度,因此,觀察這類新聞的時候可以發現,他們用著浪漫的用詞去介紹文創產業,帶著一種特定的框架去報導文創產業新聞。

而研究者也以新聞框架(Frame)理論去分析這類的新聞,社會學家Goffman指出,框架是人類認識世界、定義情境的機制。而新聞內也有框架,可視為記者報導事件的角度,記者報導事件的框架也會影響到讀者的認知框架,形成刻板印象( sterotype),或者是影響我們對此議題的思考。

 

而台灣的文創產業新聞常常用正面的框架去報導文創產業的消息,談到商機、翻新、社區再造,而較少用負面的框架去報導。後來,研究者發現,這些記者在撰寫新聞稿的時候,消息來源往往是地方政府官員、企業公關,因此,地方政府官員在提供文創產業資訊津貼的時候,大多是用比較正面的框架去介紹,而記者參與記者會的時候,將此類資訊節錄下來,自然也將官方新聞稿的框架傳遞下去。

這並不是記者或是政府公關人員的錯,媒體框架受到社會文化環境的影響,社會主流價值觀與文化商品化的意識形態構連(articulation),這樣的意識形態影響了記者的意識形態框架。

所以,傳播研究者可以在這波文創產業風潮中的新聞當中分析出新聞的框架,找出新聞中的迷思( my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