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批評臺灣媒體中缺少質量俱佳的國際新聞,請說明這種批評所預設的傳播效果為何?所預設的閱聽人的概念為何?(15 分)目前還有那些不同的閱聽人理論? 請舉出至少 1 種,並同樣以「臺灣媒體中缺少質量俱佳的國際新聞」現象為例,請 評論這種閱聽人理論如何解釋其影響?
人們批評台灣媒體缺少質量俱佳的國際新聞,這種說法是假設閱聽人會主動去閱讀質量俱佳國際新聞,然後產生滿足的感覺,而閱讀到質量不佳的國際新聞,則會覺得無法滿足,因此,批評者可能是從閱聽人研究中的使用與滿足觀點去預測閱聽人閱讀國際新聞的效果反應。使用與滿足(U & G)理論由Katz所研究,該研究發現人們使用媒體的過程是以需求、期望、暴露、滿足的心理歷程來完成的,首先,人們有認知或學習等需求,然後期望從媒體中找到所想要看的資訊,之後使用者就暴露在媒體內容之下,閱讀完媒體得資訊後得到滿足,滿足包括延遲性的報酬(如:學習到知識)及立即性的報酬(如:心情愉悅),該理論所預設的閱聽人概念是主動閱聽人,主動閱聽人是功利性、使用媒體時有選擇性且立場不輕易受影響,而且使用媒體的時候是有目的性的。
所以,批評台灣媒體缺少質量俱佳的國際新聞的預設概念是批評者認為每個閱聽人都像是上述的主動閱聽人一樣理性地選擇媒體,事實上,閱聽人每次使用媒體並不一定深思熟慮的,有時只是尋求一種感官刺激,他們喜歡看國外演藝人員的桃色新聞、黃色新聞(yellow journalism),喜愛腥色羶(sensation)的軟新聞(soft news),而對國際政治、國際經濟不感興趣,對他們來說,質量俱佳的國際新聞並不重要,他們愛看黃色新聞,報社也發現了這點,因此,報社就會花更多時間去取得國外演藝人員的八卦,而減少了質量較佳的國際政治、經濟新聞的版面及數量。
以另一個閱聽人理論也能證明上述觀點,Bourdieu提出文化資本的概念,從社會場域來看,民眾擁有的資本不同,所處的社會位置不同,生活風格也會不同,資本包括經濟資本、社會資本、文化資本、象徵資本,擁有最多資本的是支配者階級,支配者階級認為自己品味獨特,並嘲弄他人文化資本不成熟、庸俗,次之則是中間階級,中間階級有較高經濟資本、較少文化資本,不過他們會仿冒支配者階級的品味,但無法做到完全一樣,他們在消費時,會選擇花費較少且符合自己的文化資本的產品。
而根據台灣的傳播研究顯示,喜愛看國際新聞節目、國際新聞評論節目的收視群,往往都是菁英的小眾、知識份子以及資訊(文化)需求度較高的一群人,他們的特徵是文化資本高且經濟資本高,或是文化資本高、經濟資本低的團體,也有經濟資本高、文化資本低的族群,因為國際新聞節目需要有背景知識、美學經驗的底蘊,文化資本高的知識份子較能看懂國際新聞,而經濟資本高、文化資本低的族群看國際新聞,則可能是想模仿支配者階級的品味,觀看國際新聞節目來增加自己的文化資本。
綜上所述,國際新聞的閱聽人可能大多是支配者階級以及中間階級的人,這閱聽人族群可能在全部的閱聽人中佔少數,而商業媒體為了要讓利益極大化,其市場邏輯就是要製作大多閱聽人喜愛的內容,才會得到最高的收視率,因此,新聞節目中有國際新聞,但是又結合了軟新聞的特色,將國際新聞跟軟新聞融合的結果就是新聞媒體愛報導一些國際犯罪新聞,以誇張的感官主義吸引觀眾的注意力,所以才會有人批評這類的國際新聞質量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