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為何產生偏差

Dennis認為記者的專業能力影響了他們的行為,也畏懼誹謗的官司,記者不太可能過度扭曲事實,記者盡量避免寫出有偏差的新聞,但事實上,Merrill認為偏差乃新聞的本性,新聞偏差存在於政治與社會新聞中,這種偏差是因為記者自己的背景所導致,新聞價值常常就是偏差產生的原因,就算記者用正反並呈的方式去報導,仍然無法消去記者本身的基模與背景知識對於新聞價值的影響。

 

新聞偏差有那幾種?

新聞偏差的種類繁多,包括以下幾種:

一、政黨偏差

選舉新聞中出現政黨偏差,就像是支持某一政黨或是偏袒某一政黨的候選人。

二、新聞報導數量的偏差

某政黨或某候選人之新聞報導量的多寡,可按照新聞的則數與長度,以及報導的聲刺的次數與長度來評估。聲刺的定義就是就是在選舉新聞中,主角在新聞畫面上的臉孔畫面與聲音,以此來評估某政黨候選人是否有較長的曝光時間與曝光次數。

三、新聞報導次序、編排偏差

將候選人的小新聞穿插在負面新聞的附近,技巧性地集結負面新聞,此種編排方式有滴水穿石的傳播效果。

四、新聞報導語意偏差

John Merrill用語意學研究新聞報導,分析出六種語意偏差,歸因偏差、形容詞偏差、副詞偏差、全然意見、上下文偏差、攝影偏差。

五、視覺畫面的偏差

新聞畫面是由記者剪輯、配音的結果,是一種符號互動之結果,畫面會影響閱聽人對候選人的觀感,文字、標題的視覺設計也會影響到閱聽人閱讀的預存立場。

 

避免新聞偏差的產生:撰寫客觀的新聞報導

想要避免新聞偏差的產生,就需要製作客觀報導,在實踐上,Mencher(2007)提出了三層報導的概念:

一、直接報導事實,新聞記者直接呈現消息來源提供的原始資料。此為純客觀的報導。

二、製作調查報導,記者挖掘消息來源,此種報導包含了記者的主觀認知。

三、對事實及調查報導做出評論和分析,在此種報導中,記者最主觀。

即使如此,由於後兩層報導是基於事實和事件的背景,依然屬於客觀報導。

 

Tuchman (1999)指出,記者為了避免新聞偏見,有四種策略:

一、正反並呈

二、舉出證據,證明新聞是真的

三、引用消息來源的言論

四、以適當的邏輯順序排列

而彭家發老師則在著作中提出五種增加新聞客觀性的面向:

一、忠於事實

二、正確性與可靠的消息來源

三、平衡處理雙方資訊

四、去除偏見

五、完整性

 

因此,若你已經注意到以上所提到的面向,那你已經盡力讓新聞變得客觀了、避免偏見了,在最爭議的事件上採取超然獨立的觀點撰寫,你已經將新聞偏見降到最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