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四、在媒體與傳播研究領域裡具備巨大影響力與地位的諸學派,例如法蘭克福學派 (Frankfurt School)、英國文化研究(British Cultural Studies)、多倫多學派(Toronto School)、哥倫比亞學派(Columbia School)及芝加哥學派(Chicago School),你個 人最欣賞那一個學派?為什麼?試申論之。(25 分)
上述的學派的傳播研究都非常好,我很難說哪一個學派是我最喜歡的,因此,我仔細回想一下自己以前在學校上傳播理論課的時候,我聽到教授介紹法蘭克福學派對於傳播的見解,讓我大為吃驚,原因是法蘭克福學派約莫出現於1923年,他們當時對於媒體、傳播的看法,至今仍能夠解釋許多傳播現象。
法蘭克福學派對於當時的大眾媒體進行批判,馬庫色(Marcuse)批判大眾媒體灌輸人們虛假意識(false consciounsness),使人們喪失了批判精神,服膺於社會既有的霸權(hegomony)。這樣的見解到了現今社會依然適用,大眾媒體告訴我們怎麼樣去想這個世界,媒體控制了我們的知識形貌(entire intellectual gestalt),獨裁國家控制媒體,隱瞞政府的缺失,為領導者歌功頌德,使人們信任領導者。民主國家也有政客利用媒體來操弄民粹主義(populism),藉此來贏得選舉。
法蘭克學派的Adorno與Horkheimer批判標準化運作的媒體是文化工業(culture industry),媒體將文化商品化(cultural commodification)、大量生產以賺取利潤,而且,媒體大量生產的文化是反啟蒙(anti-enlightenment)的,欺騙大眾以維持現狀。
法派提出這樣的見解時,人們正處於戰爭、紛亂時代,沒有閒錢購買文化商品,如今人們有錢有閒,文化與藝術成為了生活一部份,媒體就如文化工業一般,將文化與藝術成了資本主義(capitalism)的商品,人們享受文化商品來娛樂自己,麻醉自己而不思辨社會現況、批判統治階級。
法蘭克福學派認為真正的藝術應該要像菁英文化(如:古典藝術、芭蕾舞、交響樂、油畫、歌劇)學習,藝術以審美為主要功能,且能提升民眾的文化素養(literacy)。我認為法派的這種想法很好,但可能不能完全符合現代社會,文化、藝術創作者時常面臨生存的壓力,若是一昧地創作精緻文化,受眾範圍太小,難以獲利,創作者可能還是需要仰賴企業販售文化商品才能活下去,藝術無法完全成為『反對的力量』或批判社會的工具,藝術、文化商品要先保障文藝創作者的生計,然後才發揮改造社會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