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有關中天電視股份有限公司向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申請換發中天新聞台衛星廣播電視事業執照案,引發多項爭議。請分別就「新聞產製」和「新聞自由」角度,分述不同論點的主張為何?就媒體治理的角度,你認為臺灣社會更適合走美國體制或歐洲(如:英國)體制?請說明原因。

從「新聞自由」的角度來看中天一案

一、媒體應該是「第四權」,是監督政府的角色,因此,政府不可以過度地監督「監督者」,不予換照幾乎是關掉了電視台,手段可能過於激烈。

二、新聞自由是憲法所保障的權利,除非有「明顯而立即的危險」(the clear and present danger)情況下,政府才可以干涉新聞自由。

從「新聞產製」的角度來看中天一案

一、中天電視台在新聞產製上有一些爭議,新聞未盡到查證之義務,甚至出現過於誇張的描述,影響人們對於特定政治人物的觀感,違反中立客觀一事。

二、高層及其朋友干涉新聞產製,新聞可信度(credibility)降低,違反編輯室公約,事實上,NCC曾在2014中天換照的時候,要求中天改善這點,但中天並未做到,因此,2020年的時候才會不予以換照。

 

三、台灣的媒體治理情況

美國以自由主義報業精神為主,政府較少干涉媒體,由市場機制來決定媒體生存,美國的媒體集團併購、競爭激烈。而歐洲國家則大多採取「共同管制」(co-regulation)之架構,鼓勵媒體「自律」、「他律」、「法律」,重視「社會責任論」(social responsibility)的落實。

對此,我國應該採取「歐洲模式」,媒體應該落實社會責任,對報導應該要加以查證,確保新聞訊息正確,遏止假訊息傳播。

此外,廣電媒體也應該要以公平客觀的角度報導新聞,不可以偏向某一政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