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th or Freedom
Hands holding a bible tied together with an old rusty chain.

新聞自由的困境

美國伊利諾大學傳播學院院長Peterson認為,自由報業演變的結果,造成新聞自由被濫用,產生許多流弊。如報業所有權的集中,使意見自由市場受到威脅等。

  1. 黃色新聞氾濫:因大眾化報紙的競爭,使黃色新聞氾濫,即自由報業的新聞報導若不是不實的報導,就是故意刊登一些激情、膚淺及愚蠢的新聞,因而造成社會的危害。
  2. 寡頭獨佔,使新聞事業所有權集中:報業的獨佔及所有權集中,使言論自由遭到迫害,這樣的現象包括:阻礙不同意見的表、讀者沒選擇的餘地
  3. 洩露國家機密、損害國家形象、危害國家安全:新聞界有時會泄露國家重要機密,並造成國家莫大的損失,也侵害了國家行政權的行使。
  4. 報業在新聞報導中,常過分注意淺薄和刺激性的描述,且其娛樂性文字通常缺乏品質。
  5. 報業的新聞報導,常因濫用新聞自由而侵犯個人的隱私權。

新聞自由的新威脅為何?

  1. 新壓力集團或個人的出現:在近數十年中,這種對新聞事業新壓力集團或個人的事例,已逐漸加強,其原因有二:一位新聞事業對社會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報紙對廣告之依存性日增,因而在這方面,與人以可乘之機。
  2. 新聞事業間之煎併:數十年來,由於生產成本日增,與各種新聞事業間相互之競爭,使新聞事業發生兼併現象,單以美國而論,一城市只有日、晚報個一家,而僅有一個所有者的,日有增加。

如何解決新聞自由危機

政府方面

  1. 透過憲法保障新聞自由。
  2. 制定反壟斷、獨佔法案,擴展若是媒體活動空間。
  3. 制定嚴謹的誹謗法。
  4. 擴展言論自由底線和空間。
  5. 公佈政府政策,並加以解釋。

新聞業本身

  1. 盡「告知事實」的責任,使媒體成為公眾意見論壇,維護意見多元主義。
  2. 自律,設立「自評人」(Ombudsman)來自我批評,也在同業或跨媒介間彼此批評。
  3. 提高從業人員素質,培養專業理念和新聞倫理。
  4. 在廣告盈利和商業道德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在讀者通俗口味與新聞道德之間,找到一條中庸之道。

社會大眾方面

  1. 提升社會、人民的媒體素養
  2. 非營利性民間機構,應儘量培養出新聞事業與新聞人員的共識
  3. 學術機構專門人才,應該加強研究相關議題,將心得理論貢獻給新聞實物界
  4. 自動組成監督新聞界的組織,評審其表現,令其有所警惕。

新聞自由的等級

新聞自由的目的並非以新聞媒體或從業人員不受干預為終極目的。相反的,其目的在於使人民參與公共決策時,保障其意思之形成不受限制或扭曲,其明顯屬於「公共的」而非「私人的」權利。因此,前述權力之行駛,依期性質,應受限於公共的領域,不應侵入私人的事務,是以,在觸及純粹私人事務而與公共利益無關時,新聞自由則應退讓,然而,在公共領域中,例如:行使監督政府第四權時則應與媒體大保護,使它能發揮最大功能。

台灣因擁有活力與各具特色的媒體,新聞媒體對政府及官員的不當作為街積極報導,因此新聞自由度在亞洲國家中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