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n game. Girl playing online game on computer
Won game. Girl playing online game on computer at home, looking at screen surprisingly, side view

使用與滿足最早出現在凱茲(Elihu Katz,1959)的一篇文章中,他建議傳播研究將焦點轉移到「人們如何處理媒體」(what do people do with the media)的問題,凱茲還舉賴氏夫婦(riley & Riley)的研究為例,發現較合群的兒童會從媒體找尋冒險故事,較孤僻的兒童,偏好幻想與白日夢之類的題材,雖然接觸相同的媒體,閱聽人卻各有所好,賀佐格(Herzog,1944)的研究也屬一例,探討廣播肥皂劇對一般觀眾的功能,發現有人是為了消遣,有人是為了得到有用的資訊。

個人需求與媒體使用類型

凱茲、布魯勒、格瑞維區(M. Gurevitch)在論文中指出使用與滿足研究領域所關切的是:

  1. 影響個人需求的社會及心理因素
  2. 因為這些需求而對大眾媒體產生某種預期
  3. 不同的人對大眾媒體有不同的預期
  4. 透過某一類的媒體使用行為,得到個人需求上的滿足
  5. 除了需求的滿足之外,暴露大眾媒體還會產生未預期到的某些結果

論文中引述了兩位瑞典學者提出的「使用與滿足模式」。該模式包含以下三個要件:

  1. 閱聽人是主動的,使用媒體時是目的導向的(goal-directed)
  2. 大眾傳播過程最重要的部分是閱聽人的需求滿足與媒體選擇
  3. 媒體接觸並非唯一能滿足個人需求的活動,大眾媒體面臨著其他活動的競爭

大眾媒體「滿足」人的知的需求

有些學者將「滿足」區分為「延遲的」(deffered)及「立即的」(immediate),有人將「滿足」區分為資訊教育型與幻想逃避型(Weiss,1971)。 麥魁爾等人建議媒體提供的滿足功能可以分類如下:

  1. 逸樂功能
  2. 社交功能
  3. 加強個人認同功能
  4. 守望(監視)環境功能

凱茲等人認為,大眾媒體是個人用來與別人建立關係或逃避別人的工具,從許多研究大眾媒體社會及心理功能的文獻裡。凱茲整理出三十五種個人需求,歸為五大類:

  1. 認知需求
  2. 情感需求(情感或美學經驗)
  3. 個人整合需求
  4. 社會整合需求(強化與家人、朋友的接觸)
  5. 抒解緊張的需求

他們在以色列訪問一千五百人,假設「人們知道自己的需求,並且知道如何滿足這些需求。」在這項研究中,他們得到以下結論:

  1. 非媒體(朋友、旅遊、課堂聽講與工作)的訊息來源比大眾媒體更能滿足人們。
  2. 個人的心理距離越大,媒體就對他們越重要,不過人際傳播所接觸的參考團體,仍然對政治意見有很大的影響
  3. 比較心理,幾乎都是由接觸媒體來獲得滿足,不過,整體而言,朋友比大眾媒體更能滿足個人整合的需求
  4. 對關心國家大事的人來說,媒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5. 有很多媒體可以提供人滿足自我的需求

帕斯與考萊特(Perse & Courtright,1993)也整理出十一種透過傳播活動滿足的需求:

  1. 鬆弛心理壓力
  2. 娛樂
  3. 逃避工作或其他事物
  4. 與朋友分享
  5. 學習
  6. 打發時間
  7. 追求刺激
  8. 排遣寂寞
  9. 滿足某種嗜好

其他學者對於使用與滿足理論的批評

  1. 使用與滿足導向的研究受到許多批評,包括被批評缺乏理論基礎、概念定義含糊不清,以及研究方法上的問題。對影響「滿足尋求」的先前變相缺乏探究,也是使用與滿足研究的一大缺陷。除此之外,使用與滿足取向最大的問題,在於其所謂透過使用媒體滿足的閱聽人需求,是以詢問閱聽人使用媒體的動機來推測的,因此很多人懷疑所謂的閱聽人需求,其實是媒體所創造出來的,或只是研究者用來合理化媒體使用行為。
  2. 也有學者批評使用與滿足研究指注意個別閱聽人,過分依賴心理學概念如「需求」,而忽略社會結構和媒體在社會結構的位置,魯賓與溫達(Rubin & Windahl)回應上述批評時建議,未來研究應整合使用與滿足與媒體依賴理論(media dependecy theory)。
  3. 使用與滿足研究,被媒體霸權論者抨擊是誇大人的閱聽人的媒體選擇自由與閱聽人的詮釋空間。
  4. 一些研究發現,人們接觸媒體時,可能並非總是深思熟慮或有意圖的,此一發現挑戰了使用與滿足導向研究的根本假設,有些媒體使用的行為僅是出於習慣,僅只是尋求感官滿足的刺激。

使用與滿足理論的相關研究

布萊恩特(J. Bryant)與齊爾曼(D.Zilmann)的實驗探索是否個人心理狀態會影響觀看電視節目的選擇。布萊恩特與齊爾曼發現: 生活緊張的學生觀看輕鬆類節目的量,是生活較單調學生的六倍,而後者觀看刺激類節目的量是前者的兩倍。生活較緊張的學生觀看這兩類節目的量差不多,而生活較單調的學生,觀看刺激類節目的量是觀看輕鬆類節目的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