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報以廣告為收入來源,這類小報以故事、名人新聞、圖片吸引觀眾,影響到傳統報業的生存。
免費報常常分發於地鐵站,通勤的人們觀看免費報,使得免費報有大量的閱讀率,只要在通勤的尖峰時刻發送,就可以達到電視與廣播無法達到的閱讀率,而且,讀者也願意將免費給下一個人,這種高度流動的情形既對傳統報紙造成衝擊,也帶來生機。
早期的免費報由個人創立,這些人純粹是因為利潤才經營免費報,隨著報紙漸漸轉為商業模式,一些免費報轉賣給傳統報紙。
免費報的生存模式
侵略模式(invasion model)、防禦模式(defense model)、預防模式(prevention model)、提倡模式(promotion model)及擴張模式(expansion model)
為了避免免費報與付費報的競爭,報社會有幾個原則,第一,禁止免費報與付費報競爭房屋或汽車廣告,第二,集團會把最好的寫手、經理、銷售員留在付費報,第三,免費報是補充性的媒體,幫助日益下降的付費報增加財源,把免費報當作付費版。
免費報的批評
一、免費報對付費報產生了傷害,因此,有些傳統人員的觀點認為,免費報毫無吸引力,也有人認為免費報只是一時的風潮,認定免費報是廣告報。
二、一些人批評,免費報的記者人數太少,省下了銷售人員,使許多人失業。
三,免費報不提供優質的內容給讀者,不製作優質的調查性報導,違反報業的媒體問責。
台灣的免費報
免費報的風潮開始走向亞洲,台灣的免費報流行2000年代左右,當時,國內的幾家新聞公司皆發行免費報。以下為台灣免費報的歷史:
1995,破報以付費報形式發行,改為免費報。
1997年,捷運站內可以索取捷運報導月刊與捷運向前行,以捷運消息為主。
1999年,破報開始在捷運站發放。
2000年,由於破報有色情圖片、色情廣告,被撤走。
2000年,自立晚報成立台北捷運報,在捷運站發送,廣告價格低,身受廣告主信賴。
2001年,台北捷運報因自立報系勞資糾紛停刊。
2001年,風報接續免費報的風潮,但很快停刊。
2002年,城市快報、大成捷運報出現,各大報紙開始發行免費報。
2006年,聯合報籌備Upaper,蘋果日報發行爽報。Upaper會盡量與母報作出區隔,減少政治題材。
2015年,Upaper停止發行周末版。
2018年,Upaper停售。
2018年,爽報不堪虧損,在8月31號,爽報發行最後一份報紙後宣告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