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地特國關國傳一、請說明現階段臺灣辦理國際傳播事務的理念,並闡述政府應如何整合影視音等資源,在內容與方法上進行國際傳播。(25 分)
一、請說明現階段臺灣辦理國際傳播事務的理念,並闡述政府應如何整合影視音等資源,在內容與方法上進行國際傳播。(25 分)
臺灣辦理國際傳播事務的理念
目前台灣辦理國際傳播事務由外交部國傳司負責,其辦理的理念是宣揚我國民主自由、人權發展、重大政策及軟實力,提升國家形象,以營造國際輿論支持台灣。
臺灣辦理國際傳播事務的內容面
在內容面,外交部認為在網路時代,尤其是在網路蓬勃發展的時代,透過網路讓國外知道看見台灣是最有效及便捷的方式。
因此,外交部設有今日台灣電子報、新南向政策資訊平台、台灣醫衛貢獻網。除此之外,還有整合影音資源的潮台灣及台灣+影音平台。
另外,文化部鼓勵電影國際合制也是一種提升台灣形象的做法,像是邀請盧貝松導演拍攝露西、馬丁史柯西斯拍攝沈默,皆拍攝了台灣場景,讓台灣的景點能見度提升。
方法面
而在方法層面,我國的推動方法還包括公眾外交(Public Diplomacy)與國家行銷,其方法有五類:國際形象宣傳、宣揚民主人權價值、促進技術合作、推展國際文教交流、推廣中華文化與傳承、促進台灣品牌創新與發展。
在國際形象宣傳的部分,外交部在國外的媒體上刊登廣告,來表達台灣的立場。而在參與國際組織與活動方面,我國能夠參加的國際組織包括APEC、爭取參加世界衛生大會(WHA)、參與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參加奧運,然後拍攝有關台灣的環保、醫療衛生、醫療宣傳片,讓國際了解台灣參與國際組織的情況。而舉辦大型國際活動也能提高台灣的能見度,包括世大運、殘障奧運、台北國際花卉博覽會等大型活動都能使台灣的曝光度提升。
另外,僑委會也有『台灣宏觀電視』衛星頻道,涵蓋範圍包括美洲、歐洲、南非及亞洲區域,有網路即時新聞、網路電視等媒體管道,提供台灣即時資訊,宣揚我過政府施政狀況。
而在推廣技術合作與中華文化推廣與傳承層面,則是民間與政府合作的成果,台灣的半導體技術不錯,舉辦一些半導體、科技業的論壇、商展,國外的廠商會派人來台灣參加論壇(我的學生真的從比利時來台灣參加半導體的活動),當外國廠商來台灣的時候,會看到台灣的軟硬實力表現,也會產生印象。
推廣正體字與華語文教學,台灣目前是少數使用正體中文與注音( 中國及香港已改用拼音)的國家,許多外國僑民的子女需要看台灣的注音,因此,台灣的教材以及youtube影片也是行銷台灣的方式,近年來,許多外國僑民喜歡看youtube學中文,僑民及其子女就會把台灣的媒體文本傳播到全世界去,而外交部僑務組有推廣華語教學的全球華文網,頗受華語教師親睞,華語教師常常將上面的文化教材傳播出去,而台灣辦理的華語文能力測驗(TOCFL)也是唯一的正體中文檢定測驗,學生在準備考試的過程中,也會了解到台灣文化。
最後則是發展台灣國家品牌(national branding),交通部觀光局持續發展台灣觀光,包括觀光拔尖領航方案、重要觀光景點建設中程計畫,宣傳台灣真的值得一逛的景點,或是在海外舉辦台灣電影節,讓台灣的電影可以在國外上映,讓更多國家的人了解到台灣品牌。另外,經濟部為了台灣品牌辦理『臺灣精品』的認證,宣傳品質優良的『Made in Taiwan』商品。
政府整合影視音資源進行國際傳播之內容與方法
一、強化「國際合製」
我國「通靈少女」、「少年 Pi 奇幻漂流」等國際合製實例,我國可透過國際合製與故事行銷建構國家意象。
二、故事行銷
電視劇「天橋上的魔術師」、「茶金」、「斯卡羅」、電影「返校」、線上遊戲「還願」等故事將台灣文化當作「文本」進行故事行銷。
三、深化「產業媒合」
2021 年文策院與我國威秀、秀泰、國賓、新光四大影城成立「伯樂影業」,提升國片產製「綜效」(synergy)。積極媒合國際投資人、市場與相關平台,對接我國影視產業,有助我國際傳播產業的國際化,提升我國產製內容與人才之國際能見度。
四、整合資源發展「大公廣集團」,提高預算上限
政府欲將中央社、央廣納入公廣集團,整合之後,可制定「大公廣集團」整體營運方針,提升台灣的國際傳播之「綜效」(syner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