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ce Marwick 與 Ross Miller認為仇恨言論大致具備一至三種要素,包括涉及使用符號或圖像、普遍被認為冒犯特定少數族群、客觀上反社會的單詞或片語。仇恨言論的目的是要助長(promote)對少數族群的仇恨、暴力或怨恨,受到言論的傷害者會失去自信、經濟及社會地位降低、陷入沈默、造成身心壓力、被排除於政治舞台。

而Andrew Sellars 整理了各學者的說法及法律對仇恨言論的定義,在評估言論是否為仇恨言論則有八種特徵,包括:

1.針對群體或是群體成員(Targeting of a Group, or
Individual as a Member of a Group)

2.內容傳達仇恨(Content in the Message that Expresses Hatred)

3.該言論導致仇恨(The Speech Causes a Harm)

4.講者有傷害或不良行動的意圖(The Speaker Intends Harm or Bad Activity)

5.該言論激起超出言論本身的不良行動(The Speech Incites Bad Actions Beyond the Speech Itself)

6.該言論是公開的或針對一群體中的成員進行傳播(The Speech is Either Public or Directed at a Member of the Group)

7.在其時空背景下有產生暴力事件的可能(The Context Makes Violent Response Possible)

8.該言論沒有其他正常的目的(The Speech Has No Redeeming Purpose)

上述的八個特徵,大致涵蓋了學者及法律的定義特徵。現階段,若是遇到社群媒體上的仇恨言論管制問題,各國對於是否要規範社群媒體仍有爭議,主張加以規範的國家,可能以第三者效果(third person effect)理論的觀點,預期傳播訊息對他人產生高度影響效果,而採取預防、因應行動。

然而,對於捍衛言論自由的人來說,限制社群媒體持恨言論的做法,被視為嚴重侵害言論自由的思想控制。這些國家的人民認為,國家不應過分介入社群媒體的價值判斷,以免箝制言論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