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ial view of african american businessman using digital tablet on dark background with internet
partial view of african american businessman using digital tablet on dark background with internet

二、何謂「個人資料保護法」?這個法律的目的是保護個人資料的什麼權? 何謂「一般資料保護規則(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簡稱 GDPR)」?請列舉兩者至少 3 項差異。(25 分)

個人資料保護法為我國保護個人隱私之法律,隱私權乃我國憲法所保障之人格權之一,個資法保護當事人於私領域之活動,當事人有自主權決定要不要公開自己的個人資料,亦或是當事人的資料被媒體、他人公開的時候,當事人可到司法機關以個資法進行權力救濟。

而GDPR可溯至1995的資料保護指令(Data Protection Directive,簡稱DPD),歐洲各國訂定自己的個人資料保護規範並執行,如今,歐洲單一市場發展逐漸完善,歐盟推動GDPR以降低會員國在個資法上的差異。

GDPR中定義的個人資料定義為已識別(identified)或可識別(identifiable)的個體有關的任何資訊,或是未識別、使用假名的個人資料,皆在GDPR保護的範圍,企業或個人只能在被允許的情況下使用當事人的個資。不過有一個例外,GDPR仍然允許政府的司法機關以預防、調查、偵查、執行為目的使用個人資料。

GDPR號稱史上最嚴格的個資法,其內容與我國個資法有些差異,簡述如下,第一,GDPR認為當事人有資料可攜權,資料可攜權是指當事人在一個平台(如:社群媒體、購物網站)上的個人資料,可以通用的、結構化的、可傳輸的檔案格式匯出,並且匯入到另一個平台上,此法律概念立意良善,而我國個資法目前沒有相關規定。

GDPR與我國個資法的適用範圍不同,GDPR並非是國內法,歐盟各會員國無須另訂國內法皆適用GDPR,而且,GDPR對於境外業者也有效,只要境外業者在歐盟會員國中提供服務,也須遵守GDPR之法律,而我國的個資法為國內法,僅規定我國的公務機關及非公務機關於境外、僅內蒐集我國人民的個資時,需遵守我國的個資法,沒有特別規範非我國業者的權力、義務。

GDPR規定禁止處理的個人資料比我國個資法更多,GDPR法規中有反歧視之概念,因此,個人資料保護的範圍還包括民族、種族來源、政治見解、宗教或世界觀,以及所屬工會的個人資料。我國的個資法目前特別提到上述與歧視有關之資料。

GDPR要求會員國政府除法院以外,另設有保護個人資料之獨立公務機關,而我國對於個人資料的保護採分散式管理,由非公務機關之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