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你如何看待網路社群媒體同溫層現象?試舉實例說明同溫層現象及其正面與負面社會效應。
同溫層現象(echo chamber),又稱為迴聲室效應,或是過濾泡泡(filter bubble),泛指因著社群媒體演算法推播的緣故,使用者會更容易看到與自己立場相同的言論,更少看到不同立場的貼文,筆者認為同溫層現象容易導致極化(polarization)的想法,當使用者看到過多同溫層的貼文,開始產生倖存者偏差(survivorship bias),認為多數人的想法都跟自己一樣,更加覺得自己的想法是正確的。
使用者認為自己的想法是正確的真理時,認為其他觀點是錯的時候,其負面影響是產生偏見同化(bias assimilation theory),該效應由Lord, Ross, & Lepper發現,人們面對支持自己既存態度的訊息(一致訊息)時,傾向去驗證、認同;面對反對自己既存態度的訊息(不一致訊息)時, 傾向挑毛病、反駁。
不一致訊息不一定是錯誤訊息(misinformation),有時候,該訊息可能才會是真相,但是處在同溫層的人仍會對真相挑毛病,懷疑發布真相的人的身份、懷疑研究方法、懷疑研究動機,這些心理歷程是為了要削弱不一致訊息的資料,以維持既存態度。
舉例來說,Netflix在三月時推出與神之名:信仰的背叛紀錄片時,探討宗教性侵案的案件,在該紀錄片中有一段加害人的錄音,加害人在錄音檔說到我高潮了五十次(原文為韓文),教徒們解釋說高潮是靈魂的高潮,不是射精的高潮,所以加害人沒有真的性侵(https://youtu.be/Dyx565yKO1o?si=Cv9ti682V6OeHFEv&t=115),教徒們以著偏見同化的方式在社群媒體上跟網路媒體上如此反對紀錄片中的證據,爾後,檢方在一年的調查後找到鄭明析性侵的證據並判刑(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312220359.aspx),即便判決結果出爐,該教教徒認為該教蒙受冤獄,堅持上訴(https://cgm.org.tw/news/news?view=adm_new&id=10537),並且對Netflix提出訴訟,認為Netflix以著“邪教、異端”的框架(frame)再現( represent )該宗教團體。
雖說同溫層現象造成許多不良影響,但社群媒體同溫層也有正面的效果,社群媒體的社群功能讓大家可以鑽研自己的興趣,像是藝術社群、攝影社群,臉書上有個拍照技巧研習社(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535186996495971/),該社團成立非常久,社團成員都是彼此不認識的網友,但是都常常上傳自己的作品,吸引更多人跟風拍攝,一群人拍攝一個特定的主題(如:台北一零一、陶朱隱院、中秋節滿月、三芝櫻花、九份)切磋,另一群人則會詢問拍攝角度、地點、鏡頭、拍攝方法、時間,而拍攝者也不吝嗇地分享知識,該社團有一種團體動力(group dynamics),推動網友們拍照、交流、一起成長,這是社群媒體同溫層所造成的正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