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請以災難新聞處理為例,有何值得記者注意之處?(25 分)
媒體報導災難新聞時,記者直接進入到災區進行報導,為閱聽人提供最新的第一手資訊,但這也造成了許多問題,因此,記者在報導災難新聞的時候,應該要注意人身安全,在高雄氣爆事件發生時,曾有記者衝入現場,靠近起火點取得近拍畫面,而後灼傷,這往往是新聞競爭下的問題。因此,記者在災難現場時,應該要聽從救災單位的指示,以免影響到所有人的人身安全。
這種搶快、搶獨家的行為往往還造成新聞正確性的問題,記者報導災難新聞的時候,往往只能得知片段,然後就將傳言、評論加入新聞中,影響閱聽人對災難、受害者、肇事者、負責人的心像(image),被發現報導錯誤後才進行更正,違反新聞倫理,所以,部分新聞媒體開始思考是否要用慢新聞(slow journalism)的方式報導國外災難事件,先做好查證、分析的工作再報導。
記者報導災難新聞是要發揮守望(watch)的媒體功能,進行風險傳播(risk comunication),但有些媒體過度誇大或扭曲災難新聞,甚至散佈陰謀論、道聽途說的命理預言,這些報導經由網路快速傳播,使大眾恐慌,記者不需要過度強調災難的慘況、受難者的創傷(trauma),縱使這些軟新聞(soft news)可以提高點閱率,但從社會責任論(Social Responsibility Theory)的角度來看,記者報導災難新聞應該還是要從公共利益的角度來寫報導。
最後,記者往往在災難新聞議題的上升期大肆報導,到了議題衰退期,就只剩下少數媒體報導復原重建的後續消息,這也是新聞競爭、演算法篩選新聞造成的結果,媒體組織總是要求記者去追蹤最熱門的議題,而搜尋引擎、社群媒體的演算法也喜歡將點閱率高的新聞排在搜尋結果的前面,造成記者得要去追當下最熱門的話題,而無暇做追蹤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