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第三世界國家在二次大戰結束後,對過去殖民母國常出現「經濟依賴」,請問她們會不會也走向「傳播依賴」的情境?倘有「傳播依賴」,請問將表現在那些領域、有何具體特徵,使她們幾乎又成為另一種殖民地?(25 分)

Cardoso首先提出依賴理論,其他的學者也接續著做研究,Frank在依賴理論中提議,將世界體系中的國家分為中心國和邊陲國,中心國發展較好,邊陲國則多是開發中、未開發國家,邊陲國與中心國過去可能是殖民地與殖民母國的關係,過去,邊陲國對母國有殖民地式的依賴,二來則有金融、經濟上的依賴,三來則是科技的依賴。

邊陲國家在此種依賴關係下,往往出口廉價的產品,但賣產品的所得卻又拿來向西方國家購買高價的機器、設備,導致外債嚴重。邊陲國自身的科技發展不足,只能使用外國的機器、設備,以傳播媒體為例,國家無法生產自己的錄影機、影音軟體、攝影棚,只好向國外購買,因此,在影片製作規格、技術、專利得和生產國一致,成了一種「傳播依賴」。

 

受到傳播依賴影響到的領域

Golding談到「傳播依賴」則有五種現象:

一、媒介制度的依賴

二、資金的依賴

三、節目的依賴

四、廣告的依賴

五、傳播科技設備的依賴

由於無法生產傳播科技設備,因此,邊陲國會從國外進口傳播科技設備,或是由外資經營本國的電視系統,例如:台灣過去的類比有線電視系統曾由外商擁有,後來才有台灣的商人從外資手上買走。

電子媒介制度的依賴其實往往也與傳播設備科技的依賴有關。由於本國都是採用外國的影視系統,規格、制度、標準常常都得要與外國的影視系統相容,因此,媒體監管單位在制定法律的時候,就需要遷就於既有的標準來制定法律,甚至需要與外國公司協商。

「節目的依賴」、「廣告的依賴」則是電視系統中有充斥著外國節目、外國廣告,電視台發現購買外國節目的經費比自己拍攝節目來得低,而且收視率也不錯,因此放棄自製節目,僅購買國外的節目,一旦許多電視台都購買外製節目,人民的想法可能會受到他國的「文化帝國主義」的影響。

 

傳播依賴的特徵

「文化帝國主義」理論中探討了中心國的強勢文化會造成邊陲國的「價值觀依附」問題,可能會影響到閱聽人的「國族認同」。

而從「數位帝國主義」、「平台資本主義」的觀點則可以看出,跨國的媒體或平台掌握了數據、規格、專利、制度、智慧財產權,本國的媒體及平台難以與跨國企業競爭,有時甚至需要政府介入,擬定法案保護本國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