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近來政府推出許多網路服務業務,但是高齡族群可能出現智慧型手機不善使用或對各種網路新服務不熟悉等數位落差之問題。請設想某地方政府將推出一項新的民眾網路服務項目,您將如何宣導這項新服務,並設法克服高齡族群數位落差所產生的使用問題?(25 分)

 

數位落差的行為

數位落差由美國公布的「Falling Through the NETII: New Data on The Digital Divide」一書所提供,將數位落差(digital divide)定義為「資訊擁有者與資訊為擁有者間的落差」,後來,Ezster做了更多研究後提出了「第二層次的數位落差」(Second-Level Digital Divide),認為數位落差不只是網路使用的不均等,也是個人之間線上技能「online skill」的不均等。而台灣的研究指出,不同性別、年齡、教育程度、都市化程度、種族、職業、收入都是影響到數位落差的因素。

向有數位落差的老人宣傳政府的新網路服務:

我們以Race模式來宣傳計畫,Race模式為研究(research)、行動規劃(Action Planning)、溝通(Communication)、效果評估(evaluation)的簡稱,依序按照此順序來制定宣傳計畫,在此我們以政府新提供的地方政府的領取補助網站服務為例,我們假設地方政府新上線了一個領取政府發放現金的網站,新網站讓老人難以使用。

研究 Research

首先,我們先研究老人的喜好,了解老人的生活方式,藉此才能夠制定行銷的企劃,可以利用深度訪談法來了解老人的生活習慣,研究員可以在教會、廟宇、公園、社區大學可以與老人聊天,藉此了解他們使用電腦的習慣與技能。

行動規劃(Action Planning)

在第一個階段,我們發現到一些老人有數位落差的問題,他們會基本的電腦操作,但是不太知道領取補助的方法,因此我們設定的媒體組合包括宣傳DM、小團體傳播、人際傳播、路上的旗子及布條。

宣傳DM

設計紙本的DM,上面附上網站使用的流程,並附上網站的截圖。

電視、廣播廣告

電視、廣播時常是老人喜歡使用的媒體,因此,這些媒體的主要訊息都是要告訴閱聽人現在地方政府推出了全新的領取老人補助的網站,讓老人可以知曉(acknowledge)新服務的存在。

人際傳播

社工探訪老人的時候,老人可能會說我在電視、廣播上知道有領取老人年金廣告的網站,社工可以將DM給老人,然後指導他們操作。

小團體傳播

社區大學、長照機構會辦理電腦資訊課程,讓老人學習如何上網領取年金補助。

路上的旗子及布條

里長辦公室時常放置政府的刊物,宣傳地方政府最新的措施,像是老人免費施打流感疫苗、發放重陽節年金,因此,也可在里長辦公室放置宣傳活動的旗子與布條。

 

溝通(Communication)

決定好了媒體組合之後,便可以著手執行,在進行政策溝通的時候,在溝通的期間,也會得到許多回饋,政府公關人員會按照這些回饋來修改行銷企劃,但是,溝通的核心訊息依然不變,整合行銷傳播(IMC)是要利用所有媒體組合傳達一樣的訊息,因此,即便我們因著回饋去修改行銷企劃,但核心訊息還是不變的。

 

效果評估(evaluation)

在網站上線前,我們就已經先將網站與Google Analytic串聯在一起,我們可以從google分析上的數據了解網站使用者從什麼地方來,在網站上有什麼樣的使用行為,藉此了解何種媒體組合比較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