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edialibrary.tw/archives/7064
二、2015年「金鐘50頒獎典禮上,藝人吳宗憲說(台灣電視)觀眾可以依照你的心情選擇你要的顏色,要藍有藍,要緣有緣,要紅有紅,原來;台灣有了彩色電視機之後⋯就再也沒有黑白了」!請您根據吳宗憲金鐘引言的論述意見,以及媒體多元的理論概念來思考台灣媒體多元的現況與問題,請問何謂媒體多元?您認為台灣的新聞媒體是多元嗎?是或不是的理由為何(15分)?其次,台灣新聞媒體多元的現況有任何改變的可能嗎?您覺得現況該如何被改變?(10分)
何謂媒體多元
Banks 和 McGee Banks認為多元文化主義是一個多元社會的性別、種族、族群與文化的多樣性必須反映在教育機構的結構裡,而媒體多元則期望媒體以著多元文化主義來製播內容,做到以下的目標:
一、尊重歧見
二、介紹弱勢族群、重視弱勢族群的文化再現
三、不以刻板印象為題材
四、廣告去除對族群的刻板印象,創造與保障弱勢者
台灣的新聞媒體是否多元?
是或不是的理由為何?
多元文化分成保守派、自由派、複合多元論、左派本質派、批判論等不同的派別,其中,保守派認為少數族群應該融入優勢族群,過去的台灣新聞媒體多為保守派,從漢人的新聞框架(frame)報導原住民、移工、外國人的議題。
近幾年,台灣新聞媒體有漸漸地從保守派轉向自由派,強調個人主義與自決(self-determination),媒體漸漸地增加對於弱勢族群的報導,並且將LGBT族群、移工、原住民去污名化,減少歧視性字眼。
台灣新聞媒體多元的現況有任何改變的可能嗎?現況該如何被改變?
因此,我們可以認為台灣媒體漸漸地變成多元、自由,但還會不斷地進步,可以往以下的方向改變:
一、擴充市場、尊重多元的觀點
當其他族群來到台灣工作的時候,台灣新聞媒體也可以成立其他族群的媒體,避免以同化論的方式報導其他族群。
二、重視「個人平等」的自由主義:在犯罪報導、疾病報導中,避免提到嫌犯的種族或族群背景,將每個個體都當作「平等、單獨、獨立」的個人。
三、批判優勢權力:社會上隱含著「種族歧視」的操控痕跡,媒體應該多將其舉發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