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您觀察近幾年來台灣有哪些新興與農業/農村相關的另類媒體/小眾媒體/社區媒體嗎?請舉一個具體實例:
上下游新聞市集創辦於2011年,為關心農業以及友善土地議題的社會企業,企業分成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市集,上下游新聞市集進行農產品開發,提供消費者健康在地食物,然後將農產品的收益用在第二個部分:新聞,新聞部門專注於農業、食物、環境等公共議題,提供農業新聞及深度調查報導。
-
2.1 請說明為什麼您認為這個媒體可以定義為另類媒體或小眾媒體或社區媒體?(10%)
上下游新聞市集可能可以定義為另類媒體(alternative media),Fontes認為另類媒體有五個原則:
一、媒體製作的科技與參與之近用(access)是核心理念
二、在媒體生產與決策中,追求民主的社會關係。
三、重視被主流媒體忽視的議題與觀點
四、另類媒體的實踐植基於社會凝聚與反抗壓迫的倫理
五、非營利導向
其中,上下游新聞市集有記者報導,也有公民記者的報導,也會討論農業政策之事物,監督農糧署、環保署、各縣市政府的農業及環境政策。
大眾媒體不太會為農業、食農教育、漁業、畜牧業開闢專欄,但在上下游新聞市集中,新聞的核心多為農業、漁業、畜牧業這些受大眾媒體忽視的議題。
上下游新聞市集並非非營利組織,也非市場導向(market-oriented)的新聞媒體,上下游新聞市集的經營方式為社會企業,上下游新聞市集販售農產品,然後將收入應用在製播農業新聞、凝聚社會共識上,因此筆者依然認為上下游新聞市符合另類媒體的定義。
-
2.2 請舉實例說明這個媒體發揮了哪些有助於農業或農村的功能,以及您認為它有哪些限制或負面的影響?(20%)(跳過,國考極少考出農業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