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球合作推動傳播領域數位治理的需求日益迫切,也是當今重要發展趨勢。請闡述在傳播領域推動全球數位治理之國際合作的理由為何?全球傳播數位治理的目標面向有那些?(25 分)
數位治理之國際合作的理由
數位科技有跨越國界的特性,單一國家無法獨自管理數位科技,因此,國家、跨國組織(如:ITU、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歐盟)需要一起合作。
另一種情況則是要促成國際傳播國際化(Internationalizing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讓資訊可以對等流通,不能只是文化帝國主義式的單向資訊傳播。
跨國傳播數位治理的目標面向
目前需要跨國一起處理的「數位治理」(digital governance)包括:網路經濟、網路安全、數位落差、智慧財產權、隱私權保護、文化保護、數位性別暴力。跨國組織針對針對這些議題提出建議,而各國政府可能會修改國內法以因應跨國組織的方針。
網路經濟
全球的數位平台治理失衡,數位平台壟斷問題嚴重,數位平台以演算法(algorithm)為基礎,對新聞媒體造成營收破壞,造成不對稱競爭。對此,歐盟通過「數位市場法」(digital Markets Act),規範GAFA大型「守門人」平台。強調反壟斷並促進數位市場競爭性。
智慧財產權
AI對智慧財產權造成侵害,英國報業發起「Make it Fair」活動,將頭版改為藍色的封面,指責AI傷害了創意產業,直接瓢竊創意產業的成果,要求政府立法規範AI。不只AI,機上盒、數位平台也認為使用者有言論自由、新聞自由,放任使用者使用、上傳侵權內容,讓創意產業的獲利下降。
數位落差
全球數位落差日漸嚴重,開發中國家的網路及資訊基礎建設落後,人們取得資訊困難,難以提高生計,因此,國際組織協助開發中國家提升基礎建設。
另一方面則是兩性取得資訊的權利並不對等,聯合國通過「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CEDAW)法案,期望使婦女也能有受教權、參政權、傳播權、近用權,使婦女有取得或表達思想的能力,減低男性與女性之間的知識鴻溝(knowledge gap)、數位落差(digital divide)。
隱私權保護及數位性別暴力
各國隱私權保護法規不同,極權國家蒐集軟體、硬體使用者的個資,甚至也包括其他國家的國民,對此,他國政府就會限制極權國家的軟硬體蒐集本國人民的個資,歐盟的GDPR對蒐集個資有嚴格的規定,歐盟的國家皆需要遵守,避免不當侵害個資。
婦女也時常是隱私權侵害的受害者,婦女的私密照時常被散播到網路上,或是肖像被Deepfake移花接木到色情平台上,都會對婦女造成極大的傷害,由於色情網站也大多是跨國網站,因此,需要國家之間合作保護婦女的性隱私,政府會要求色情網站、論壇將裸照下架,但效果甚微,消除了一個網站的裸照之後,又會在另一個網站、國家出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