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edialibrary.tw/archives/5698
二、媒介(文化)帝國主義往往影響一個國家的新聞事業發展,請問何謂「媒介(文化)帝國主義」?它如何詮釋國際新聞事業被壟斷的狀況?(25分)(未寫)
Schiller認為文化帝國主義(cultural imperialism)是一個國家在進入現代世界系統時,國家中佔優勢的上層結構迎合、推廣世界權力中心的價值觀,並使自己國內的政治社會制度與這個世界系統結合,而Golding提到世界體系中存在著依賴(Dependence)關係,中心國大量製造文化產品,並將文化產品加於邊陲國上,影響了邊陲國的媒體、教育及文化。
基本上,文化帝國主義有三個特點:
一、文化大國有強大的經濟、資本實力,透過市場機制將文化擴張
二、文化帝國主義是一種文化價值的擴張,透過文化產品或商品的銷售,而實現全球性文化支配。
三、文化擴張是透過媒體的傳播而實現的。
一些人認為文化帝國主義是以美國或西方為主的國家透過非強制的手段,來形成文化商品及文化內涵的宰制,舉例來說,微軟的作業系統、迪士尼的電影及卡通、法國的時尚品牌、英國公共電視BBC、麥當勞的速食,影響了各國人民的思想、觀念、語言、品味,使價值觀趨於一致。
新聞資訊的流通也受到文化帝國主義的影響,文化帝國主義的國家有較好的傳播科技製播新聞,也有經營較好的通訊社,世界上主要的五大通訊社:路透社、美聯社、合眾國際社、法新社、里塔社在各國皆寫新聞、採訪,然後,再把寫好的國際新聞賣給較小的新聞媒體,世界有四分之三的國際新聞資訊買賣由這五大通訊社掌握,壟斷了國際新聞的流通管道。
五大通訊社背後多由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的企業家所掌握,通訊社的記者在撰寫新聞時,會以著自己的框架(Frame)、價值觀去判斷新聞事件,然後再將新聞稿賣給別國的新聞媒體,新聞媒體的觀眾就會接收(reception)到通訊社記者的價值觀,產生議題設定(agenda setting)效果,五大通訊社的新聞報導影響了他國人民如何思考(How to think)新聞事件。
雖然開發中國家也有通訊社,通訊社也會產製新聞並販賣,但是,文化帝國主義的國家不太會買開發中國家產製的新聞,開發中國家與文化大國的資訊流通並不平等,只有單向的流通,新聞大多是從大國流向開發中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