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高考民意公關三、政府施政應參考民意,以避免與民意脫節。探測民意的方式有多種,媒體內容即是其一。今日媒體型態已相當多元,請於傳統媒體(例如電視新聞報導)與新媒體(例如網路社群平台)各舉一例,說明其做為意見氣候指標之可能,並請分析其優缺點。(25分)
三、政府施政應參考民意,以避免與民意脫節。探測民意的方式有多種,媒體內容即是其一。今日媒體型態已相當多元,請於傳統媒體(例如電視新聞報導)與新媒體(例如網路社群平台)各舉一例,說明其做為意見氣候指標之可能,並請分析其優缺點。(25分)
從傳統媒體分析輿情
因為傳統媒體有議題設定(agenda setting)之能力,能夠影響閱聽人如何思考(how to think)議題,所以,政府公關人員要做傳統媒體分析,包括電視及報紙新聞分析,分析其報導的秒數、版面大小、報導立場、聲刺等等。
以分析各大電視台的政論節目為例,媒體監測人員同時以人工及AI光學OCR辨識系統監看「新台灣加油」、「鄭知道了」、「關你什麼事」、「94要客訴」、「突發琪想」、「新聞大白話」、「庶民來開講」、「關鍵時刻」、「下班翰你聊」等節目。在人工的部分,觀看者可以論域分析(discore analysis)、文本分析法(Textual Analysis)的方式記下政論節目對於公共政策的意見,人工難免有疏漏,因此,搭配AI光學OCR辨識系統,可以透過軟體工具監測電視畫面中的字幕,並擷取前後文的片段,在短時間內產出數據報告。
傳統媒體監測的優點
一、易於瞭解傳統媒體集團對於政策的看法
二、幫助公關人員進行風險管理(risk management)
三、一旦組織遇上公關危機(crsis),公關人員可以找到危機發生的地點,並要求更正、答辯。
四、不只能夠分析執政黨的聲量,也能分析在野黨的聲量,在野黨的意見也是公共議題的一種回饋(feedback)。
傳統媒體監測的缺點
一、部分媒體有尋租(rent-seeking)行為,假借標案的名義,避開預算法的規定,來進行新聞置入性行銷。媒體人員會幫置入的單位、政黨說好話,媒體監測人員無法得知電視台的節目或新聞背後是否有置入性行銷。
二、需要耗費人力、預算來監測媒體,人民可能會反對。
三、無法分析到網路上的輿論
網路輿情分析
網民在網路平台上發表觀點,再藉由討論使議題發酵除播,形成網路民意(network public opinion),進而影響政府與民眾的意見氣候。
與傳統媒體不同,網路允許所有人發表意見,使得網路上的訊息文本數量遠超過傳統媒體,因此,挖掘網路民意需要公關人員輔以自動化工具來處理。
舉例如下,研究者使用爬蟲(web crawler)抓取PTT上的文章作為樣本,然後再進行主題模型分析、關鍵字提取(keyword extraction)、詞頻分析與聲量趨勢分析(volume analysis),藉此找到網民對於公共議題的意見,計算「正面顯著詞」或「負面顯著詞」的數量後,瞭解民眾對於特定議題的情感態度是正向還是負向。
網路輿情分析的優點
一、在不打擾網民的情況下,可觀察到網民對於議題的自然反應
二、與傳統媒體監測不同的是,媒體監測是了解媒體人員的想法,而網路輿情分析是研究者直接研究人民的自發性行為(spontaneous behavior)
網路輿情分析的缺點
一、在分析時,也會把網軍發表的假訊息(disinformation)、假新聞(fake news)當作樣本,分析結果會有抽樣誤差(sampling bias)。
二、在抓取輿情的時候也可以抓取到發表人的個人資訊,如果數量夠大,可能可以剖繪(profiling)當事人的性格,侵犯隱私
三、樣本不一定有代表性,假如政府想要知道人們對特定族群之政策的想法,使用網路輿情分析,可能也會將非該族群的人當作樣本,將他們的意見也納入分析的資料,這樣的資料無法產生正確的推論。
四、網路輿情分析的是「志願樣本」,容易導致「倖存者偏差」(survivorship bias),無法得知不在網路上發表意見的人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