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社群媒體的特性為何?隨著社群媒體的興起,試論政府如何面對社群媒體影響民意的挑戰。
社群媒體的特性
Kaplan & Haenlein將社群媒體定義為「一種基於Web 2.0觀念與技術所形成的相關網路基礎應用,以提供UGC性質的內容進行創作與交換」的平台(platform),它的特性包括「內容透過網路公開傳播」、「非專業人士也可參與」、「用戶發揮創意創作UGC」。
除了兩位學者所談到的特性之外,社群媒體也有電腦中介傳播(CMC)的部分特性,包括:互動性高、即時、匿名性、非同步、多媒體、互文性、超文本等特性。
政府如何面對社群媒體影響民意的挑戰
Bursher認為社交媒體訊息的分享價值比新聞價值更重要,用戶會在社群媒體上分享個人所關心的政治議題,一則訊息的分享價值決定它在社群媒體上的擴散能量。
因此,在後真相時代(post-truth)中,人們分享自己喜愛的訊息,因此,人們分享了虛假訊息(disinformation)、欺騙性訊息(malinformation)、假新聞(fake news),而在AI崛起時代,AI能在社群媒體上進行運算宣傳,這些拙劣的訊息混淆了公眾對於政府的信賴,產生了不信任政府的民意(public opinion)。
對此,政府應該要做社群聆聽,運用大數據分析技術去了解社群媒體上的民意,可以對社群媒體進行議題分析(issue analytic)。
針對假訊息及運算宣傳,應該即時澄清在假訊息傳播的地方澄清,也要由第三方獨立的事實查核中心來澄清。除了澄清之外,也要提升國民的媒體素養(media literacy),使民眾有思辨假訊息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