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題:

對於數位內容這個領域來說,2022年最關注的議題之一,是各種應用人工智慧的的內容生成工具。不論是 GPT3 , DALL • E,Stable Diffusion 或是Midjourney,生成的是文字或是視覺內容,這些工具的能力超出許多人的想像,也引發了許多臆測及討論。

你的看法如何?你會從什麼角度來思考這個現象?對於這個發展,你會如何面對?

可以討論的問題很多;請你自定義一個你認為最重要的問題,說明這個問題為什麼重要,然後嘗試回答自己提出的問題。請注意:回答中請勿堆砌你對這些技術的知識,請聚焦對於問題的思考,以及經過思考的答案。你對於問題的定義和說明佔分數的 30%,你的回答佔 30%。

 

https://tpl.ncl.edu.tw/NclService/JournalContentDetail?SysId=A2021058406&sysid=%2C&q%5B0%5D.f=*&q%5B0%5D.i=%E4%BA%BA%E5%B7%A5%E6%99%BA%E6%85%A7&q%5B1%5D.o=0&q%5B1%5D.f=*&q%5B2%5D.o=0&q%5B2%5D.f=*&q%5B2%5D.i=%E5%AA%92%E9%AB%94&page=7&pageSize=1&orderField=PublicationDate_sort&orderType=desc

 

 

問題

參、 研究問題:大數據與演算法下的傳播媒體信任
傳統新聞媒體受到網路時代的衝擊之時新聞的生產方式、新聞分配甚
至在新聞本身皆發生明顯的變化以因應傳播科技的發展。然而在社群媒體
的時代下新聞媒體處於巨大的劣勢中,網路與社群媒體將資訊傳播的速度
推進到了極速,傳統的新聞記者難以與之抗衡,因此記者也改從網路論壇
與社群媒體上蒐集新聞素材,但也因此新聞記者在社會中的地位如今已降
到低點,新聞媒體為跟上新科技的發展,使用社群媒體在新聞的生產端與
分配銷售端,然這樣的新聞生態卻結合了閱聽人的使用文化,共構侵蝕了
作為傳統新聞媒體基石的「信任」及其真實建構的功能。
真實與新聞媒體間的探索,在新聞學的研究中早期的鏡子理論(mirror
metaphor)認為新聞媒體主要功能在於反映事實、報導真相,這樣的論點
41 蕭維傑:《能見度的支配與拚搏:Facebook 動態消息演算法權力下的臺灣新聞媒體》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2017)。
42 Beckett, C., News powers, new responsibilities- A global survey of journalism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London: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2019).
人工智慧科技在臺灣新聞傳播領域之運用與發展 57
xv
背後有著實證主義色彩,並且符合守護第四權之目標。為符合社會對於傳
統媒體的期許,傳統媒體也發展出強調中立新聞寫作形式,為了描繪真實,
傳統新聞的寫作,讓消息來源說話,以及使用數字與實例都成為新聞再現
真實的具體方式之一,43臧國仁認為傳統新聞學獨尊客觀主義其實更是一種
倒果為因、誤將手段視為目的的結果。
邏輯上新聞報導或許可以追求客觀性,但由於新聞是記者思
考後的結晶,任何思考都無法做到客觀要求,頂多只能夠達到
「存在主義而邏輯客觀」的地步罷了。簡言之,客觀信條與其他
專業義理可謂均源自實務工作的需要,隨後成為守門人等新聞概
念的基礎。44
也就是說,傳統新聞將強調客觀的寫作形式內化成為目的。然不可否
認的傳統新聞寫作所追求的中立客觀目標,在長久以來使得傳統媒體所傳
達的新聞內容在幫助社會建構事實上的有著重要地位。在過去的時代中,
廣播、電視及報紙三大傳統媒體有著為民眾提供資訊的重要功能,並且媒
體的地位正是藉由前述在新聞生產中的制度化過程而逐步建立的,這樣的
媒體信任即是一個相當複雜的關係,並且是由兩方共同建立的。媒體信任
建立的機制可分為基於屬性的信任、基於過程的信任、基於制度的信任。45
以下本文藉由這三種媒體信任的建立機制以及新的傳播生態說明新傳播科
技發展的過程對媒體信任的侵蝕。
一、 基於屬性的信任
周樹華與閻岩認為,在媒體基於屬性上的是建立在共用規則之上,所

以媒體不僅是共用規則的產物,也受到這種共用規則的約束。46換句話說,
人們對於與自己擁有相同屬性之媒體會抱持較高的信任感,反之,對與自
身屬性不同的媒體則是會有較低的信任感。這樣的現象並非令人意外,早
期「選擇性暴露理論」(Selective Exposure Theory)即假設人們會尋求暴露
在他們所相信及支持的他們對議題或喜好的候選人的態度的媒體內容,並
且避免暴露在與他們傾向不同的競選宣傳中,47這種現象稱作選擇性暴露,
或是有時稱作「政黨選擇性暴露」(partisan selective exposure)。48
選擇性暴露的概念源自於 Festinger 的「認知失諧理論」(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Festinger 指出一個人的認知互相矛盾時,會產生不和
諧的感覺,形成心理衝突,在此情況下,個人便需要改變認知或行為,以
降低其認知失諧。
……
,民眾在接觸媒體所提供的訊息時,會有意無意地
選擇符合自己思維方式、信念與態度的訊息,相反地,會盡量避開與自己
意見相左、立場相反的相關媒體訊息,這也就是所謂的「選擇性暴露」。49
在這樣的觀點之下,在接收到訊息之時即向內參照,藉由自己過去的經驗、
知識等建立的既定立場與價值觀,選擇自己要不要暴露在這些媒體內容之
中。
也因此即便是同一類型的媒體之間,訊息本身便已是不均分配的,以
傳統紙媒為例,人們在選擇所購買的報紙時會藉由自身立場與過去的經驗
做出選擇,並非僅受到單獨一篇新聞內容公正與否,而是先驗的以過去這
個報社所生產的眾多新聞中,集合傳達出的傾向與自身的經驗作為比較。
網路科技的出現為閱聽人帶來資訊多元化的可能,在數位匯流的過程,
眾多的新聞內容開始匯集,成為新聞資訊接收方式的全新可能性。從樂觀
的角度看來,多種不同的聲音聚集在一起似乎有助民主社會公共論域的發

展。然而網路所提供的大量資訊造成資訊超載,50也導致人們發展出技術性
的與心理性的保護機制,這些機制產生出資訊繭房(Information Cocoon),
51而這並非刻意造成的結果,而是個人實踐(例如在部落格中添加超連結、
評論等行為)或是人際關係瀏覽所造成的,52亦即科技發展漸趨個人化的趨
勢,經由人們日常使用網路的習慣,造成人們經由網路使用資訊時發生偏
食,這樣的傾向在社群媒體的時代被大大強化。數位傳播科技以不同於預
期的方式加強了訊息分配不均的問題,原本以為網路在空間上的突破將能
提供使用者多元的資訊,但網路為使用者所帶來的資訊過載使得人們發展
出挑選習慣使用的來源,以 RSS 訂閱、追蹤使用者、訂閱粉絲團等使用網
路使用文化強化了這個現象。
並且社群媒體的演算法排序更進一步造就了過濾泡泡等同溫層現象,
個人以立場選擇媒體的特性更進一步的被強化,讓使用者的動態消息中充
斥相同立場與類型的資訊。至此不難想像近年來何以將特定立場作為主軸
的內容農場、假新聞網站以及使用這些可信度薄弱的內容之 Facebook 社團
與 Line 社群等可獲得使用者堅實的信任,現象背後正是傳播科技生態提供
它們成長環境。
在新聞內容生產與分配端使用社群媒體,起源於個人化的美意最終卻
導致使用者陷入演算法下同溫層的平行維度中。資訊繭房、回聲室效應、
過濾泡泡等現象,共構成為一個臺灣時下慣稱的「同溫層」現象,然而在
這個現象背後有著嚴重威脅對「真實」的本質造成威脅的問題。

二、 基於過程的信任
而基於過程的信任,周樹華與閻岩認為,基於過程的反覆接觸有利於
信任與強化和鞏固……在新聞生產與消費中,這種回饋通過報紙訂閱、電
視收視率、節目與頻道訂購等來體現。53這種信任是建立在重複的過程中,
經由每一次的消費過程強化。在傳統媒體的情境中,閱聽人在較為有限的
選擇下,藉由多次反覆的交易過程強化對該媒體的信任,藉由每晚收看某
電視臺新聞、在每天早餐時閱讀某一日報,這樣的多次反覆的媒體使用強
化基於過程的信任。然而這樣的媒體使用情境在網路未出現的時代似乎較
為容易建立,在數位匯流後網路上的閱聽人比起傳統媒體有著更多的選擇,
消費的過程變得更加零碎以及分散,並且各大入口網站匯集了來自於各種
不同來源的新聞,消費新聞的過程不再像過去直指這些新聞組織本身,各
式新聞一口氣的在閱聽人面前展開。意味著這種基於過程的信任效果被分
散了。並且在過去長期建立良好聲譽的傳統媒體們即便將內容轉向數位的
過程後,他們仍須面臨網路媒體的進入障礙較低,眾多另類媒體瓜分閱聽
人的目光,被分散的新聞消費型態,逐漸剝奪了數位化傳統媒體的信任建
立過程。進入社群媒體普及的時代中,新聞分配的角色再度從入口網站向
社群媒體轉移,加深了演算法以及大數據對於新聞分配的影響。
周樹華與閻岩認為基於過程的這種反覆接觸所建立的信任必須是受雙
方共同的信任標準為前提。因此,媒體新聞生產範式不能暗地進行,必須
通過公開對話和交流,使公眾和媒體對信任的評價標準保持一致。54媒體在
新聞生產過程中的選擇需要和公眾有相當程度的共識,也因此媒體的內容
必須被放置在公眾下檢視。但在社群網路時代,這個給予公眾公開檢視的
領域已被成熟的演算法技術、藉由社群網站中的人際網絡分享的內容認識
社會輿論的新聞資訊使用生態給切分成無數個以個人為中心的單位。公開
檢視新聞是否可信的過程變成在密室中檢視是否合乎這群人的既定認知,
也因此新聞只要在共有相近立場中的社群中流傳,即便是缺乏可信度的假
53 周樹華、閻岩:〈媒體可信度研究:起源,發展,機會和挑戰〉,《傳播與社會學
刊》,第 33 期(2015 年 7 月),頁 255-297。
54 周樹華、閻岩:〈媒體可信度研究:起源,發展,機會和挑戰〉,《傳播與社會學
刊》,第 33 期(2015 年 7 月),頁 255-297。
人工智慧科技在臺灣新聞傳播領域之運用與發展 61
xix
新聞網站內容農場,只要合乎這個社團中成員共同的經驗與立場即可。並
且這些社群媒體社團在轉貼新聞時,往往依照立場與偏好挑選固定的幾個
新聞來源,在社團中天天轉貼來自假新聞網站、內容農場的新聞內容,社
團成員長期消費這些內容,也累積出對這些來源的信任。
三、 基於制度的信任
基於制度的媒體信任則需要從巨觀的角度談起。周樹華與閻岩認為比
起基於屬性及過程的媒體信任,基於制度的信任是媒體信任的主要來源。
媒體之所以受到社會大眾的信任來自於社會大眾的需要,媒體掌握了個人
所無法擁有的訊息來源渠道,在較為簡單的社會中個人較能憑藉一己之力
對於訊息驗證,然而在社會發展越趨複雜,尤其是現代社會中,資訊數量
急遽增加,個人越來越難藉由一己之力對訊息進行驗證,正是因為使用者
與媒體之間所能觸及的資訊不平等造就了媒體在社會中的地位,過去時代
中的傳統媒體憑藉著自身所有擁有的資訊渠道、以及專業制度,建立社會
大眾傳統新聞生產制度的信任。55
這個資訊管道在過去的時代也構成了進入新聞傳播產業的難度,維持
了傳統新聞媒體的寡占性,網路與科技的發展卻逐漸打破了這個局面,傳
統媒體到了網路上遭遇到更多的競爭者,新傳播科技降低的傳播所需要的
經濟與技術門檻,另類媒體(alternative media)開始普及,另類媒體有
「替代」主流媒體的含義,其成立目的是以抗衡主流媒體的論述權,將傳
播權逐漸放諸全民56。另類媒體,不僅只是為基進或另類觀點提供一個平臺
而已,而是強調透過閱聽人或公眾自己的創造、生產和傳佈,促成更廣大
的社會參與,開創另類的公共領域(alternative public sphere)。57
55 參考周樹華、閻岩:〈媒體可信度研究:起源,發展,機會和挑戰〉,《傳播與社會學
刊》,第 33 期(2015 年 7 月),頁 255-297。
56 簡鈺璇:《審議式報導在另類媒體與主流媒體的實踐-以一例一修報導為例》(國立臺
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2019)。
57 Atton, C., Alternative media (London: Sage, 2002),引自管中祥:〈弱勢發聲、告別汙
名:臺灣另類「媒體」與文化行動〉,《傳播研究與實踐》,第 1 卷第 1 期(2011 年 1
月),頁 105-135。
62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第18卷第1期(總第35期) 2021年6月
xx
另類媒體與傳統主流媒體相當不同的,成露茜提到另類媒體不僅是不
如傳統媒體強調客觀中立,甚至其生存目標都與傳統媒體不同,它的「成
敗」不是以能否「存活」, 或是否「獲利」作判準,而是以在社會運動中
所發揮的功能而定,亦即另類媒體作為民主發聲的管道,說出主流媒體所
不願說、不能說、不敢說的話,激發民眾自發性的參與意願與行動。58
在網路提供了另類媒體廣泛生長的肥沃土壤之時,傳統媒體過去佔據
的論述權威性便已經遭受侵蝕了。在過去時代社會對於傳播媒體組織/制
度的信任,社會大眾對於資訊的需求在閱聽人藉由網路奪得話語權的時候
便分散了,在社群媒體時代中,社群網站強化使用者人際網絡間的資訊傳
播能力,從新聞媒體直接獲得資訊的需求在社群網站時代變成以社群網絡
中介而去中心化了。
四、 科技認識層面上對新聞與公共論域的侵蝕
科技發展的過程中,另一方面也侵蝕了社會文化面對於真實的認識。
傳統新聞媒體在生產新聞的過程經由對於社會事件所擁有的眾多資訊與面
向,在有限的版面內容、生產時間壓力之下進行挑選與編輯,這個守門的
過程也框架了媒體所生產出的媒介真實。
臧國仁進一步的分析新聞框架的要素:
新聞框架乃新聞工作者使用語言或符號再現社會真實的過程,
此一過程在新聞組織中不斷受到新聞常規、組織內部支控制機制
(俗稱「新聞室控制」)、以及不同立場之消息來源三方面的影
響,後兩者分別從公共情境選擇事件、重組議題,因而形成公共
論域。
……而讀者在使用媒介資訊時,亦會啟動個人框架詮釋新
聞事件。
……最後如 Rhee 所述,新聞框架會無可避免地與歷史文
58 成露茜:〈另類的媒體實踐〉,收入成露茜、羅曉南(編):《批判的媒體識讀》(臺
北:中正,2009),頁 371-287。引自管中祥:〈弱勢發聲、告別汙名:臺灣另類「媒
體」與文化行動〉,《傳播研究與實踐》,第 1 卷第 1 期(2011 年 1 月),頁 105-
135。
人工智慧科技在臺灣新聞傳播領域之運用與發展 63
xxi
化脈絡產生對應,反映某一特定時期之政治社會思潮(或情境)。
59
也就是說新聞框架的過程涵括了新聞素材的挑選與使用、編寫、組織
的控制等新聞生產過程、所生產出的新聞產品以及閱聽人之間的互動,並
且這個互動是受到社會歷史情境影響的。
然而為因應社群媒體演算法對能見度的支配,新聞媒體所發展出在新
聞的生產風格、類型等層面上的改變,實質的轉變了新聞的內容。然而這
層改變卻回扣到了前述之基於制度的媒體信任上,過去嚴謹中立的新聞寫
作制度被沖淡後,長年下來也可能侵蝕社會大眾對於新聞的認識,不再是
具有專業新聞編採過程以及嚴守中立客觀的新聞才被視作是可信的新聞。
新聞媒體為適應網路生態以及社群媒體時代所產生的生存策略卻成為逐漸
腐蝕自身立足點的慢性毒藥。
然而被稀釋的信任背後所支撐的是提供社會輿論對話的基礎,也是民
主社會中自由言論市場重要的一環。媒體作為人們認識世界的管道,作為
人們耳目外延,傳統媒體對於輿論有著一定的設定效果。傳統媒體的權威
性被削弱,傳播權被分散到了另類媒體與閱聽人身上聽來並非是一件壞事,
但這並非在社群網路時代我們所遭遇之問題的全貌。人人可以享有傳播權
的理想是建立在人人擁有相同的發聲地位。Harbermas 對比十八世紀布爾喬
亞公共領域,認為有三項共同的制度化標準:平等、透明、包容。60
現代的網路輿論世界是難以作為理想公共論域的,演算法下訊息無法
自由交換,並且其參與人身分也非透明,能否為合乎公共論域的要求也相
當值得懷疑,並且網路傳播環境提供操縱輿論的隱憂。在臺灣口碑行銷領
域經過長年發展並快速成長,據臺灣數位媒體應用暨行銷協會(DMA)統
計,二〇一七年總體數位廣告量高達三百三十億九千七百萬元,整體成長
59 臧國仁:〈新聞報導與真實建構:新聞框架理論的觀點〉,《傳播研究集刊》,第 3 期
(1998 年 12 月),頁 1-102。
60 Habermas, J., 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 an inquiry into a category of
bourgeois societ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89),引自林宇玲:〈網路與公共領域:從
審議模式轉向多元公眾模式〉,《新聞學研究》,第 118 期(2014 年 1 月):55-85。
64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第18卷第1期(總第35期) 2021年6月
xxii
率為 27.9%,光已知的口碑行銷佔比就接近 15%,金額高達四十七億元,不
僅總體數位廣告金額高度成長,手法多元且極具彈性的「口碑與內容操作
廣告」近三年來也都有超過 60%的高額成長。61密訊、怒吼等內容農場作為
新聞資訊提供的上游,將政治性 Facebook 社團作為下游的新聞傳遞模式,
這些農場有著藉「眾星拱月」、大量建立連結互聯的手法刻意操作拉抬的
可能,62除此之外許多 Facebook 政治性社團有著集體操作甚至自動化操作
的可能,例如「靠北民進黨」、「靠北民進黨」(與前者同名)以及「罷
免民進黨」這三個粉絲團各自在不同時間成立,但頭像有著類似的風格的
粉絲團,三者常使用的新聞訊息來源重疊,常使用「密訊」及「怒吼」兩
個新聞農場,並且三個粉絲團甚至在貼文內容大量重疊,連貼文的時間皆
非常接近,可在一分鐘內同時貼出相同的貼文。63
除此之外,來自境外的不透明介入也是一大隱憂。64在二〇一六年美國
總統選後即有研究報告指出在該年選戰中俄國政府選舉期間企圖藉由網路
酸民(online trolls)影響二〇一六年的選舉結果,65並且 Facebook 承認接受
俄國政府外圍組織的假帳號委託,針對政治議題投放三千次的廣告,並且
Google 與 Twitter 也有份。這些造假的政治訊息大多由俄羅斯機構「Internet
Research Agency」及兩家親克林姆宮的媒體購買投放,其中主要有「分身
假帳號」、「針對性打擊」、「挑撥性議題」與「地域性投放」等策略。66
牛津大學和路透新聞學研究的報告顯示,臺灣多數媒體基本上還是對中國
抱有「擬情的理解」,更多媒體在知情或不知情情況下,幫著中國散布假
消息。這些虛假的訊息多來自中國軍方的社群媒體帳號,而臺灣媒體在不
61 孔德廉:〈誰帶風向:被金錢操弄的公共輿論戰爭〉,《報導者》,2018 年 9 月 27
日。
62 孔德廉、柯皓翔、劉致昕、許家瑜:〈打不死的內容農場-揭開「密訊」背後操盤手合
中國因素〉,《報導者》,2019 年 12 月 26 日。
63 王維菁、廖執善、周昆璋、蔣旭政:〈以語言與傳播路徑特徵建置 AI 假新聞辨識系
統〉,「第 13 屆軍事新聞學術研討會」,(臺北國防大學:2019 年 11 月 1 日)。
64 劉致昕、柯皓翔、許家瑜:〈LINE 群組的假訊息從哪來?跨國調查,追出內容農場
「產業鍊」〉,《報導者》,2019 年 12 月 26。
65 Haldevang, M. D., “Russia’s troll factory also paid for 100 activists in the US,” Quartz,
October 17, 2018.
66 黃哲斌:〈火星人入侵?這次,來自克里姆林宮〉,《天下雜誌》,2017 年 11 月 12
日。
人工智慧科技在臺灣新聞傳播領域之運用與發展 65
xxiii
經查證之下,加以傳播或再製。67
演算法的加持之下,這些受眾群體間的訊息是不透明的,難以得知在
其他的同溫層中所談論的話語。公共論議空間至此在演算法的切割下分散
成為無數斷片,阻礙大眾對於新聞事件的共同閱讀,有礙社會真實傳遞。
新傳播科技帶來的資訊傳播生態以致傳統新聞媒體之信任危機問題,
直指的是民主社會中資訊交換的危機。新傳播科技提供了較低的資訊交換
門檻,一方面讓人們得到人人皆可發聲的民主論議環境,但被摧毀的傳統
新聞傳播機制保有一定的資訊真實保障,也提供了對於新聞內容的責任與
追溯途徑,並且傳統新聞對於新聞中立客觀的宣示追求著提供客觀的資訊
非刻意操弄輿論的目標。
然而在現代表面上欣欣向榮的多元資訊傳播生態中,其背後潛藏的是
眾多難以直接判斷是否可信的訊息來源,提供了偷渡輿論操控的管道,混
淆民眾的耳目,掩蓋應被注意的重要事物或操控公共事務的討論與發展。
帶來的混亂更甚於多元的榮景,難以被視為朝向民主社會的健全發展。
在此問題之上,一味的壓制各種新聞資訊的來源同樣的也談不上什麼
民主,最佳的解方仍在閱聽人身上,閱聽人保持耳聰目明,有意識的辨別
各種新聞訊息的內容真假實為不二解方。然而考量到數位傳播素養教育並
非一蹴可及,需長時間的教育與培養,數位傳播素養更涵括了各種新科技
的因應、使用與教育,緩不應急。因此本研究企圖轉而妥善利用人工智慧
科技,以輔助民眾閱讀為出發,提供民眾在閱讀時可以有個可作為新聞資
訊可信度的參考。

 

回答

肆、 問題解方:人工智慧科技之因應
在現代傳播科技發展下,人工智慧被運用在人類傳播行為過程中所帶來的假新聞、假訊息猖獗等現象,是新科技被運用在人們日常生活的傳播
實踐中,改變人類的傳播生態,無論是對於閱聽人或是新聞媒體皆受其影
響。然而另一方面,人工智慧科技或許可以做為補助社會閱聽大眾判別假
新聞工具。近年假新聞所帶來的混亂,許多國家也投入藉由人工智慧技術
反制假新聞的努力。Conroy 等人提出兩個假新聞偵測取徑,分別為以使用
人工智慧機器學習技術學習分析語言學線索的語言學線索取徑(Linguistic
cue approaches),以及藉由向外蒐集比較不同來源以及藉由分析社會網絡
行為的網絡取徑(Network Approaches),Conroy 等認為這兩種取徑在限定
範圍內皆有著高精準度。68Rubin 等則指出假新聞的自動偵測在圖書館與資
訊科學(LIS)、自然語言處理、大數據及新聞學上的發展有著重大前景。
69 Pérez-Rosas 即以語言學取徑,從詞彙(lexical)、句法(syntactic)以及
語意(semantic)層級辨識真假新聞,並達到 76%的準確率。70Potthast 等則
是藉由寫作風格分析超黨派與虛假新聞,認為傳遞超黨派風格的新聞與較
平衡的新聞之間是相當容易區分辨識的,不過左派和右派兩種極端立場的
新聞則是相似的。71Okoro 等則是認為應採取混合的取徑,混合人類基礎的
新聞素養教育以及機器基礎的語言學與網絡分析,Okoro 等認為兩種不同的
取徑將能互相補足人類與機器各自的缺點。72
西方國家在近年的研究證實藉由人工智慧技術發展辨識假新聞技術的
可行性,然而西方國家的經驗不見得可直接運用於臺灣所遭遇的新聞困境
與假新聞威脅。首先人工智慧系統的開發需要龐大的資料進行深度學習,許多研究皆藉由經事實查核機構查核確認之假新聞做為資料集提供人工智
慧學習,然臺灣事實查核組織的發展遠較西方國家晚,臺灣事實查核中心
直至二〇一八年才成立,所能提供的假新聞資料有限,由於人工智慧深度
學習的訓練需建立在大量數據上,資料量若不足,正確率便無法提升。汪
志堅進行的研究中建置的假新聞資料集將臺灣事實查核中心、Cofacts、以
及 MyGoPen 的資料加總後也僅有兩萬多筆,相較於 Facebook 幾百億筆的資
料基礎,其訓練結果不可同日而語,73並且臺灣的 Cofacts 、MyGoPen 等事
實查核網站之查核對象許多都是針對假訊息而非假新聞,貿然作為人工智
慧學習用資料恐將因資料庫資料類型差異過大進而影響人工智慧訓練結果。
因此本研究藉由觀察臺灣 Facebook 政治類型粉絲團之新聞轉載生態,鎖定
數個新聞來源,並藉由撰寫爬蟲程式直接從網站中抓取新聞原始資料。
然而新聞是否為假新聞,若非經過人工的事實查核是不宜妄下判斷,
事實查核的工作是複雜並且專業的領域,如今事實查核工作仍需大量仰賴
人工進行,並且從事實查核工作的人員還需要經過一定程度的訓練方能勝
任事實查核的工作,並非一般大眾在日常生活中能夠容易實踐的。也因此
本研究以可信度建議的角度出發,認為藉由人工智慧科技應能提供社會大
眾在閱讀新聞時對於新聞可信度的建議。
傳統的新聞是高度結構性的文體,過去的新聞記者需經過專業訓練後
方能寫出符合組織要求的新聞內容,這種新聞文體的要求也經由新聞教育
而得到制度化。也因此,新聞的內文是否以倒金字塔形寫作而成、導言的
撰寫方式、是否使用中性的字詞、資料文獻的引用以及資料來源的標註等
等方式判斷,常能反映作者的身分與背景,以及所使用的新聞資料的可信
任程度。因此有些極端的內容農場新聞與傳統新聞內文可能呈現極端的風
格差異。
臺灣的假新聞許多藉由在 Facebook 社團中轉貼來自內容農場之文章,
這些內容農場文章之寫作風格與來自較可信新聞媒體(依據本研究定義為
聯合報、自由時報、中國時報及蘋果日報等四大新聞集團)之新聞有差別甚至「琪琪看新聞」與一系列共用相同資料庫以及網站系統之內容農場群
體(「全球華人盟主專頁」、「今日科技」、「寰球軍事網」等等)內容
許多疑似來自境外地區,文中用詞常出現非臺灣常用之用詞甚至是全文脈
絡為以中國境內脈絡的狀況,並且這些內容農場背後更有著集團操作,甚
至是境外集團操作的可能,劉致昕等的調查74也證實這些可能。舉例而言擷
取自「琦琦看新聞」中一篇名為〈寧願放棄中國國籍,也要幫助美國研發
高端武器,做法令國人太寒心〉為題之文章,全文為以中國為背景脈絡,
全文並非以倒金字塔型寫作完成,並且未有確切之資料來源引用與消息來
源。

 

結論


現代傳播科技發展下,人工智慧被運用在人類傳播行為過程中所帶來
的假新聞、假訊息猖獗等現象,是新科技被運用在人們日常生活的傳播實
踐中,改變人類的傳播生態,無論是對於閱聽人或是新聞媒體皆受其影響。
對於新聞媒體來說,人工智慧提供了新聞生產端運用大數據與演算法幫助
其蒐集新聞資訊,調查數據,找出關聯,生產大數據新聞的能力,在新聞
分配端,傳統新聞媒體藉由社群網站作為其接觸閱聽人的管道。然而這樣
的傳播生態的轉變,潛藏其後的演算法限制了資訊的自由流通,過濾泡泡、
回聲室效應(泛稱同溫層現象)影響著閱聽人接收多元的資訊,並且藉由
社群媒體分配新聞,為了最大化受眾數量,必須追逐資訊的傳散速度,甚
至改變新聞內容風格。
因應新的數位新聞傳播生態,閱聽人與新聞媒體的多種改變共構促成
了現代的傳播媒體信任問題。基於屬性的信任上,閱聽人在接觸媒體內容
之時,有參考自身經驗,避免暴露於與自己經驗相左之媒體內容之下的向
內參照習慣。如今許多人大量依賴社群媒體以及數位網路媒體,閱聽人可
以接觸大量的資訊,造成現代網路時代普遍的資訊超載現象。為應對資訊
超載,人們習慣以 RSS 訂閱、追蹤社群網站用戶與粉絲團等等方式過濾資
訊,這些使用習慣促成的數位繭室現象,以及演算法帶來的同溫層問題強
化了向內參照的閱讀慣性。基於過程的信任部分,現代民眾閱讀新聞依賴
入口網站、社群媒體等,在這樣的新聞平臺中各種不同來源的新聞內容混
合呈現,使得傳統媒體失去了過去藉由重複的新聞消費行為建立聲譽的方
式。制度上過去新聞媒體在社會中的地位來自於社會大眾接受資訊的需求,
傳統新聞媒體正補足了一般大眾在蒐集資訊上的不足,然而新的傳播生態
為個人提供了蒐集資訊的管道,並且多種另類媒體、內容農場甚至是假新
聞網站的出現瓜分了傳統新聞媒體提供新聞資訊此一角色上的重要性。
為因應現代媒體信任問題,本研究藉由設計人工智慧系統在民眾閱讀
新聞時提供可信度的建議。方法上,本研究分析常被轉載到 Facebook 政治
性粉絲團的內容,找出常見的內容農場、假新聞網站,並編寫爬蟲程式從
這些網站中抓取每日的新聞內容,蒐集作為不可信任新聞資料集。將於臺
76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第18卷第1期(總第35期) 2021年6月
xxxiv
灣本土有一定歷史,擁有完整的編採制度的正式新聞組織所成立的新聞網
站中的每日新聞資訊以爬蟲軟體抓取下來儲存,作為可信任新聞資料集。
並且本研究撰寫人工智慧系統,使用自然語言處理 NLP 的文本分析,包括
文字的分詞詞性、語塊與斷詞,結合 TFIDF、PCA 以及 LSTM 的深度學習
技術,通過對資料的多維度與多角度分析,設計出一套辨識新聞可信度的
系統模型。最終此系統得到 90.53%的準確度。
然而本研究中現階段仍存在限制與可精進方向。深度學習之成果相當
程度上取決於資料集之資料量以及乾淨度,然而臺灣的新聞查核工作起步
較晚,經人工查核之假新聞資料量較難支撐人工智慧系統深度學習之用。
並且在本研究所蒐集的不可信任之新聞資料庫中,有些內容農場會轉載或
部分轉載自可信任的新聞網站內容,或是基於可信任的新聞網站內容進行
修改,這些內容在進行訓練時可能將影響訓練出來的模型準確度。
本研究使用的特徵中,本研究現階段僅使用語言學上之特徵學習辨識,
未對於實際內文之語意內涵處理,然而若能發展語意處理技術以及結合事
實查核與正式政府機關等建立事實資料庫,或能建立自動化查核內文,或
是與可信的組織所釋出的新聞與訊息進行語意上的辨識比對,找出哪些內
容是不同的甚至遭到刻意修改的,將這些資訊提供民眾閱讀內容時參考。
並且新聞的傳播路徑特徵也可以做為發展的方向,找出這些新聞傳播過程
以及訊息之來源,可為這些新聞及訊息內容提供可信度之評價。
人工智慧技術除了可以補助閱聽人在面對現代複雜的新聞傳播生態,
對於新聞媒體來說,人工智慧技術更是可用的工具。藉由運用人工智慧技
術,新聞媒體有望可以人工智慧替代進行常態性、資訊性的新聞工作,將
新聞產能集中於人工更擅長的新聞領域,並且藉由人工智慧技術,記者也
可蒐集與分析更多資料,生產出更有深度的新聞,以內容農場、假新聞網
站都難以超越的新聞的品質重新建立媒體信任也不失是一種良方。

 

媒介依賴理論

媒介依賴理論(Media-system dependency)由狄弗勒和博羅奇等(DeFleur & Ball-Rokeach)1976年提出,主要焦點在討論大眾傳播媒介系統和社會制度之間的關係。由媒介系統、社會系統與受眾系統三者間的互動依存關係,用於觀察微觀和宏觀系統之間的關係。試圖描繪的是整個傳播活動的圖像,所以狄弗勒又稱媒介依賴理論在為「傳播生態理論」。

該理論假定在一個現代社會裡,媒介可能受到資訊系統維持、改變和衝擊,在組織化的社會過程以及社會行動的個人化中,認為閱聽人對大眾媒介有許多種不同的依賴,而社會內個人化也會越來越來依靠大眾傳播媒介訊息來得到資訊和發想自我社會定位。

就社會體系來說,社會的變動越是劇烈,對人造成的不確定感也越強,閱聽人將對媒介依賴越深。此外,從媒介體系來看,社會愈複雜,大眾媒介在社會系統中擔負的功能越多,閱聽人對大眾媒介的依賴也會越深。閱聽人對媒介的依賴程度也不盡相同,會依照閱聽人的特性而相異。

 

 

 

 

第二題:

2022年10月29日,萬聖節前的週六,在韓國首爾的梨泰院發生嚴重的群眾踩踏事故,導致158人死亡、1196人受傷。這起嚴重事故是因為多數群眾在有限空間內聚集所引起,由於擁擠壓迫,或者在移動時因跌倒而互相費壓、踩踏而引起傷害。歷史上曾經發生多起類似的事故,但是2022年的首爾梨泰院,已經是個充滿各種智慧型科技的環境。如果我們以智慧環境的觀點,善用科技所能提供的資訊,能不能預防梨泰院慘劇的發生?

殷鑑不遠。台北的遠雄大巨蛋即將落成,但是在2019年台北市議會質詢時,也對大巨蛋的人潮疏散問題進行檢視,懷疑目前的設計無法在短時間內讓人群安全疏散。為了大互蛋啟用之後的公共安全,請設想用智慧環境科技來預防類似災害的可能性。你會進行什麼樣的研究分析,利用什麼設計方式,應用什麼科技,如何模擬測試,來防止這樣的公共事故?

第二題佔分數的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