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臺灣大學最近剛完成校長選舉。請論述臺大校長的角色責任與社會意義。

(25%)

二、請描述在群眾運動場合中,警方與社會運動者之間是處於什麼樣的關係?如何看待警民發生衝突事件?請寫出自己的想法。(25%)

三、過去幾十年,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科技進展驚人,已運用在生活的各個領域,例如微軟人工智體小冰會寫詩,而路透社和美聯社這幾年也運用人工智慧產製部份新聞內容。人工智慧的運用對於以寫作的人,包含記者、作家來說,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請從你覺得有趣且重要的面向分析。(25%)

四、在這個社群網路的時代,部落格(blog)、推特(Twitter)與臉書(Facebook)等等新的媒介型態與平台,不僅改變了人們的互動方式,也改鑾了人們書寫的方式,人們更習慣接受(甚至喜歡)明確的個人意見與價值判斷。如此的風潮也影響了新聞內容的呈現,有越來越多的媒體(尤其是新興的網路媒體)放棄了「沒有記者本人聲音」的客觀書寫方式,而轉向「記者本人現身於報導」的寫作方式,例如,在文中不避諱使用「我」。我們可以將這種新聞報導風格稱為「記者本人現身的新聞」(Me-Jouralism )。請問:這種「記者本人現身」的報導有什麼優點?

又有什麼缺點?總體而言,妳/你贊同這種寫作方式嗎?為什麼?請詳述之。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