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媒體集團出售,如何確保記者的專業自主備受關注。有人呼籲媒體老闆和記者簽署編輯部公約,保障記者專業自主權不受干預;有人倡議記者入股,取得媒體主導權;有人籲請老闆將媒體交付信託,不干涉人事和內容,讓媒體成為社會公器;也有記者乾脆離開傳統媒體,借助網路工具,以獨立記者身分實踐專業。

請問:你認為在臺灣當前環境下,最能確保記者專業自主的策略是編輯部公約記者入股媒體信託、獨立記者,還是其他?請寫出你認為最可行的一個策略,說明這個策略為何相對可行、實踐時可能碰到什麼難題如何克服。(25 分)

 

我國台灣當前環境下,最能確保記者專業自主的策略可能是編輯部公約、媒體信託。

編輯部公約是為了確保新聞媒體的『內部新聞自由』所訂下的約定,『內部新聞自由』使記者在撰寫報導的時候,不被其他人士所干擾,即使是媒體經營者、高層、利益團體也不可以對記者進行言論操控。此外,經營者也不可干涉編採部門的人士組成,無法隨己意開除、聘用編採人員,或是出售、關閉編採團隊。

簽署編輯室公約在台灣是可行的,原因是媒體買賣、易主、成立的過程中,NCC、記者協會、學界、民間組織時常要求資方簽署編輯室公約,資方通常都願意簽署編輯室公約,藉此緩解政府與民間的質疑。編輯室公約就像一份對社會公民的承諾,宣稱資方不得干預記者的新聞專業與自主空間,勞方則有權成立工會,保障自身的勞動權,勞資雙方共同維護新聞專業自主,承諾不受政黨、商業利益、股東等外力介入新聞編採。

媒體買賣完成後,資方裡當應該遵守承諾,但是,在實踐編輯室公約的過程中,一開始資方皆會盡力遵守公約,久而久之,資方、廣告部門、業務部門會想出其他辦法來影響編採政策。資方會以新聞媒體經營不善、面臨生存壓力為由,要求廣告部門、業務部門為新聞媒體賺取資金,使廣告部、業務部的權力凌駕於編採部門,廣告部、業務部拉了廣告之後,便『拜託』新聞部門協助,主導記者如何撰寫業配文。這種情形其實是『編輯室公約』所不允許的,但在現今的媒體經營環境慘淡的情況下,媒體為了營運下去,暗地做了違反編輯室公約的事。

想要克服上述之難題,要從媒體的營運政策下手,國內媒體曾試過採用新聞付費制、媒體信託、社會企業、群眾募資(crowd-funding)的方式獲取資金,但社會大眾、其他投資人不一定會買單,許多媒體在採用新的營運政策的時候,遭遇失敗,媒體便倒閉了,僅有少數的媒體轉型成功。

You Mi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