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師大傳播二、國教108課綱已將「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納為九大核心能力之一,請問您是否同意明訂法律來推動媒體素養教育?同意或不同意的理由為何?請提出您對推動媒體素養教育的具體建議。(25分)
二、國教108 課網已將「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納為九大核心能力之一,請問您是否同意明訂法律來推動媒體素養教育?同意或不同意的理由為何?請提出您對推動媒體素養教育的具體建議。(25分)
同意訂法律來推動媒體素養教育
台灣政府可以訂定法律來推動媒體素養教育,根據問卷調查發現台灣學生喜愛使用社群媒體來接收資訊、聯絡朋友、娛樂放鬆,較少關注時事新聞,抽樣的樣本中有63.7%的學生認為自己有判斷訊息的能力,但學生並不會去查證訊息是否為真,也很少與老師討論假訊息,這顯示了國人並不理解查證訊息的重要性。
這反映出國人需要提升思辨媒題訊息的能力,這種能力屬於媒體素養中的一環。因此,我同意政府立法推動媒體素養教育。媒體素養教育要在政策結構上讓老師、學生以及家長認同媒體素養是一個真正的專業科目,而非只是附加在公民教育的領域,這有助於整體政策的推動。
推動媒體素養教育時遇到的困難
事實上,教育部曾經於2002年頒布第一部媒體素養教育政策白皮書,企圖推動媒體素養教育,但推動得並不順利,原因是媒體素養教育中有批判傳統媒體的內容,傳統媒體見此情況,便對媒體素養教育大力批判。
除了傳統媒體不支持之外,立法院也曾刪除媒體素養教育委員會及其經費,教育部不得不先擱置媒體素養教育。直到2008年,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微調,媒體素養才終於有機會進入課綱,逐年落實於國中小教科書中。
媒體素養教育所遇到的問題
一、公部門角色問題
《數位時代媒體素養教育白皮書》雖然揭示了公私協力的行動策略,但實際運行上,公部門更偏向「撥款單位」,執行過程與實際結果有落差。此外,媒體與資訊素養教育是跨部門的事物,但在政府中,各部會的權責不同,難以有效整合跨部門資源。
二、師資培育問題
108課綱中「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的定位不明確,導致公民老師與資訊科技老師並不一定知道該怎麼做,反正考試不考,有些老師就推卸責任不教媒體素養。
三、教學現場問題
目前只能透過種子師資工作坊的方式培養,但師資依然不夠,況且,這些種子教師到了學校,可能會遇到家長質疑說,為什麼要花時間學這個,考試又不會考,不如學考試會考的東西。
四、資源配置過度集中在事實查核
研究發現,媒體素養資源大量投入於假訊息防治與事實查核,較少放置在其他面向(智慧財產權、再現、意識形態、短影音、資安)上。
推動媒體素養法的建議
因應上述的問題,立媒體素養法時可以增加以下之面向:
一、公私部門可以多多研發媒體素養教材、辦理推廣活動、協助宣傳,未來的可能方向還有透過大學社會責任融入大學(USR)的各項計畫、持續更新媒體素養教育白皮書、整合公私部門資源
二、建立專責「媒體素養」的辦公室,而不是在科技領域下,在學校,媒體素養不是由公民老師、科技老師教,而是有專責的媒體素養教師。
三、除了教育學生,也要教育家長、年長者。建立起跨校、跨領域、跨師生、跨家長的教育社群,讓家長也能了解媒體素養的重要性。
四、教導辨認假訊息的時候,也可以結合數位公民素養、資安、AI議題。
One Reply to “112師大傳播二、國教108課綱已將「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納為九大核心能力之一,請問您是否同意明訂法律來推動媒體素養教育?同意或不同意的理由為何?請提出您對推動媒體素養教育的具體建議。(25分)”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