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運動的理論基礎
資訊運動是有目的性的傳播行為(purposive communication behavior),他的目標在於透過大規模且有系統的資訊散布方式,增進閱聽人知識。 在資訊運動中,透過各種溝通管道散步的公共資訊被假設是有利於社會大眾的。近年來因反菸、Sars防治、消費卷等議題而衍生的資訊運動,被認為是有助公共利益的傳播行為。資訊運動往往由政府機構或非營利性機構主導,前者可以運用公共資源宣導資訊,後者則尋求企業或政府單位之贊助。
認為資訊運動失敗
社會學家Hyman與Sheatsley曾經《民意季刊》發表《為什麼資訊運動會失敗》一文中指出,即使資訊運動耗費了大筆的經費在媒體上作宣傳工作,仍有相當比例的閱聽人為注意到這些資訊,不表任何興趣,甚至漠不關心,導致資訊運動的失敗。他們認為,社會上有許多「不知不覺者」(Chronic Know-nothing)對於外在事物與社會現象不聞不問,對於資訊運動所宣導的主題缺乏興趣、也不想了解,這是推動資訊運動最大的阻礙。
認為資訊運動會成功
Hyman與Sheatsley的看法逐漸受到挑戰,Mendelsohn(1973)在《為什麼資訊運動會成功的幾點理由》一文中反駁,先前資訊運動會失敗,是因為所選的主題不符合閱聽人的興趣與需求。而且運動目標設得過高,短時間之內根本無法達成。因此,Mendelsohn認為,資訊運動要成功,必須具備五項基本條件:
- 資訊運動要能符合越聽大眾的需求,故應先評估他們接受這項運動中訴求的可能性。
- 資訊運動的企劃案要有系統,按部就班
- 在執行資訊運動的過程中,傳播者必須對運動成效做持續的評估,如遇問題或錯誤馬上修正解決。
- 大眾媒體與人際傳播是兩個彼此互補的溝通方式,只要運用得宜,彼此可增強效益,並不會有效果互相抵消之虞。
- 注意公眾來自不同社會階層,背景有其相異之處,企劃內容宜考量如何針對不同公眾,選擇適合的媒體溝通策略。
自Mendelsohn的文章發表之後,許多傳播、政治、社會、心理學者都開始體認到資訊運動對民主社會的重要影響。許多傳播者從「社會控制者」(agent of social control)的角色轉變成「社會變遷者」(agent of social change)。
隨著公關業發達,由政府機關與企業界贊助或主導的資訊運動越來越頻繁。不管是在公共衛生、農業推廣、公共利益、政治選舉等方面,其傳播行為牽涉到大規模公眾態度的形成與改變者,都需要更有系統的指導性理論(directive theories)。因此,傳播學者分別于80年代初期與末期編輯了兩本結合理論與實務的資訊運動研究書籍,相關論述在近年來也有大幅度增加的趨勢。就資訊運動理論的完備性而言,心理學者William J. McGuire的《資訊運動的理論基礎》,可說是及過去的傳播、心理勸服與宣導等研究之大成,替資訊運動提供了扎實的理論基礎。
[…] McGuire認為,有四個重要的理論面向支配了資訊運動的理論基礎,他們分別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