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yscrapers in The Hague, Netherlands

106高考傳播理論三、「傳播資本主義」(Communicative Capitalism)是以傳播來定義 21 世紀的資本主義。 試論述此一觀點是一種洞見或者是誤解?

三、「傳播資本主義」(Communicative Capitalism)是以傳播來定義 21 世紀的資本主義。 試論述此一觀點是一種洞見或者是誤解

 

傳播資本主義

傳播資本主義(Communicative Capitalism)由Jodi Dean提出,指的是一個以知識和技術為基礎的商品生產活動,資訊被大規模生產、收集並出售以獲取利潤,這些被販售的資訊包括使用者的社群媒體、搜尋引擎、購物車、個人資料的歷史紀錄。

傳播資本主義是閱聽人商品化的一種實踐,閱聽人為網站帳戶添加資訊時,閱聽人的愛好、生活的零碎訊息正在被轉化為商品。

除此之外,傳播資本主義鼓勵大家分享自己的知識,以協助社會發展。無論是個人產生UGC內容或是傳媒公司生產的媒體內容,搜尋引擎、社群媒體將其內容截獲、利用。

然後,搜尋引擎平台、社群媒體利用即時文章(instant article)、新聞摘要的方式讓使用者直接在搜尋引擎、社群媒體上看到新聞內容,無需連線至新聞網站,導致新聞網站流量變差,廣告主將廣告預算移到社群媒體、搜尋引擎上。

 

 

傳播資本主義是一種洞見或者是誤解?

傳播資本主義應是一種洞見,除了Jodi Dean提出了傳播資本主義之外,亦有Zobuff提出「監控資本主義」,內容與Jodi Dean所提出之「傳播資本主義」類似。

Zobuff的監控資本主義提及平台利用演算法、人工智慧、機器學習蒐集使用者資訊,將私人上網經驗「資料化」(datafication),企業告訴使用者提供資料能夠提升產品服務品質,但其資料除了扣除提升產品之外,也被用在廣告服務、商品推薦系統上。

 

爭議之處在於平台蒐集使用者的數據之後,宣稱擁有資料權利,將分析結果編入機器智能(machine intelligence)中,產出「預測商品」。

平台向廣告商收費,使廣告露出在使用者的「預測商品系統」、搜尋引擎結果或動態上。同時又將使用者變成商品,放在「行為期貨市場」(behavioral futures markets)供人交易。

除此之外,使用者基於愛好創作的內容、MOD,創作成果也被轉化為各種有利平台的「預測商品」,大量的創作被過度美化成無償勞動(free labor),使用者彼此為情感、知識或社交生產內容,實際上是為企業創造貨幣價值(monetary val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