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6地特四新聞學一、請依你的觀察,論述網路新聞媒體的歷史發展過程。依此過程,請你申論「網紅」這種新興的新媒體現象,未來在新聞領域發展的可能面貌?(5/24)(未寫)(優先)
一、請依你的觀察,論述網路新聞媒體的歷史發展過程。依此過程,請你申論「網紅」這種新興的新媒體現象,未來在新聞領域發展的可能面貌?(25 分)
網路新聞媒體的發展歷史
一、美國軍方早期所建設的網路設施,防止在電力與通訊中斷還能藉網路交換訊息。
二、一九八六年,美國建立學術網路,串起個地區性網路構成網際網路(internet)
三、一九九一年,Berners-Lee建立全球資訊網(WWW)時,可傳送多媒體資訊,具有長距離、互動性、多媒體、超連結的網路出現。
四、Berners-Lee建立全球資訊網時,當時,需要精通網頁語言才能編寫網頁、發出訊息。
五、新聞媒體創立自己的網站,將紙本新聞放入網站上。
六、部落格出現,閱聽人無須學習網頁語言也能寫稿,公民從從被動的閱聽人變成了創用者。
七、進入Web 2.0時代,閱聽人上傳和分享豐富了網路內容,Time雜誌將2006的年度風雲人物頒給「You」。
八、二零零四年,維基百科成立「維基新聞」,開放公民投稿,也開放公民編輯。
九、「全球之聲」提供新聞匯聚的服務,該網站的編輯每週推薦當地的公民新聞,傳達具代表性的在地觀點。
十、公民新聞學(citizen journalism)興起,公民自己成為記者,到了2007年,架設部落格成了全民運動。
十一、RSS即時交換格式,讓新聞網站可以即時發布文章、圖片和影音,沒有任何篩選,按照時間順序刊出。
十二、社群媒體出現,起初是提供給民眾與自己的交友圈互動,但後來,也成了公民新聞的場域。
網紅在未來新聞領域發展的面貌
一、在傳統媒體時代,傳播權轉握在媒體機構手中,而網紅漸漸分食了傳統媒體的傳播權,網紅不經過傳統媒體的守門人(gatekeeper)規範,但仍會受到演算法與平台條約的限制,網紅可以報導一些小眾的新聞或是接獲民眾的爆料,但內容不一定公正客觀,容易受到網紅個人認知框架(Frame)的影響。
二、廣播、衛星電視、有線電視、無線電視受到新聞自律組織以及廣電三法等傳播法規、NCC的約束,因此,新聞節目不能置入性行銷、不可違反事實查證原則,但是網紅報導新聞不受到廣電三法及NCC的約束,網紅報導新聞大多靠自律及些許的法律約束,一些網紅報導新聞時卻仍接業配、置入性行銷,有時也查證不足,任由廣告主、消息來源影響其立場,筆者認為應該要訂定法規規範網紅報導新聞。
三、網紅除了改變新聞報導的模式之外,也改變了媒體素養(media literacy)教育,年輕人不只從傳媒上獲取消息,也從網紅獲取消息,因此,在新的媒體素養課綱中,我們也必須要教育學生去思辨網紅的報導、行為,像Logan paul調查自殺森林的影片是違背新聞倫理的行為,網紅跟記者有化身採訪、調查的自由,但記者播出新聞前還可能被守門人擋下,網紅播出之後,直接快速擴散,所以,學子們必須要有思辨網紅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