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病毒在全球擴散時,人手一機的智慧型行動裝置或可(或已經)作為防疫的有力工具之一。請簡述行動裝置可如何有助於防疫(5%)及其可能衍生的爭議(10%);並請在防疫的脈絡下,藉 M. McLuhan 的名言「媒介是人的延伸(media is extensions of man)」或媒介論(medium theory)相關觀點,再闡述數位時代人與新媒體裝置的主從關係(10%)。

 

請簡述行動裝置可如何有助於防疫(5%)及其可能衍生的爭議(10%);

 

(都2025年了,感覺應該不會再考疫情的事情了。)

M. McLuhan提出「媒介是人的延伸」、「感官比例」、「媒介及訊息」。McLuhan想要探討的是媒介或技術的理論,媒介或技術指涉那些不屬於身體本身的事物,但與身體有密切關係。

「媒介是人的延伸」是指所有的媒介(技術)是延伸自人的身體、感官、心智運作,例如輪子視角的延伸、文字是視覺的延伸、眼鏡是眼睛的延伸、筆是手的延伸等。再延伸的同時,也取代了這些感官或身體的部分。例如:輪子延伸的腳,腳的功用就逐漸被取代了。

媒介作為人的延伸是一種空間上的延展與擴張,從內部空間(感官與身體)擴延到外部空間,也就是媒介或技術,並且在延伸的過程中,強化、截除或麻痺了獲得延伸的感官,延伸自感官的媒介,回過頭來重新調動感官們,並以此作為感知世界的新方式。

數位時代人與新媒體裝置的主從關係

隨著技術的發展,感官不斷地藉由技術獲得延伸,在這個感官外部化的過程中,感官彼此之間以及感官與大腦之間的同步化也產生了變化。人們開始受到由感官所延伸出來的媒介所影響,人(主體)開始依賴媒介(附從的)來接收外部刺激。

舉例來說:社群媒體(附從的)使人(主體)想要確保自己跟得上腳步或潮流,它提供了生活的「小確幸」來撫慰人的心,社群媒體提供一種想像的、建構的、新的感官同步化體驗(an imagined, constituted, and renewed experience of senses synchronization)。

耳機與串流音樂(附從的)作為聽覺(主體)的延伸,其與人的結合就如同麥克魯漢所說的封閉系統,耳機提供了另一種對外部世界的觀點。

使用者的耳朵戴上耳機聽音樂時,耳朵與眼睛感官暫時分離。一旦外部世界發出聲音,使用者要嘛猜測外部的聲音,要嘛就是難以集中精神注意(attention)外部的聲音。耳機與人的重新組裝(assemblage),似乎也提供了人們進入另一個世界的可能性。

 

VR與人的主從關係可能會比較特別,Longo談VR所創造的虛擬空間時說:「我們乃是沈浸在一個我們與之互動的世界中,這樣的互動形塑了這個世界的結構以及我們自身,主體與VR世界(附從的)基本上是同一件事,並且同步構成了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