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初,瑞士語言學家索緒爾(Ferdinand de Saussure)開創了符號學(Semiology)的研究,索緒爾的學生將其生前演講的筆記,整理並出版為〔普通語言學教程〕(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索緒爾表示:「一門研究社會符號的學科是可及的,他將成為社會心理學,而最終結果是一般心理學的一部分,我稱之為符號學。符號學將單刀直入地找出符號的組成要素為何、支配他們的原則為何等問題?」。
此外,文本內容有毗鄰軸、系譜軸兩大關係,毗鄰軸表示各個字彙間的組合關係,例如I ate a hamburger last night這句話,若是抽掉I、ate、a hamburger、last night任何一個單字,都會使句子改變,所以我們視各個單字彼此之間有組合的關係,而在系譜軸上,I這個字可以換成You、He、She,而Hamburger可以換成Sandwich、Cake等單字,換成其他單字之後,則有新的含意。毗鄰軸、系譜軸兩大概念,牽涉到語言如何組合與選擇的問題,這樣的概念被後來的符號學者所沿用,用於分析影片、廣告等文本。
這樣的平行宇宙的概念也影響了一些美術風格 — 蒸氣龐克(Steampunk)跟網路龐克(Cyberpunk),蒸氣龐克假定歐洲工業革命時,蒸氣的技術的發展遠比現實中的技術發達幾百倍,蒸氣可以運用在火車、飛船、機器人、所有科技物品上,在那樣的世界中,機器是由黃銅、閥門、皮革所組成。而網路龐克則是假定電腦硬體、生物技術比現實中的技術發達幾百倍,在這樣的架空歷史中,城市裡都是高樓大廈,處處都是閃爍的霓虹燈,人們成為了賽博格(cyborg),有通用人工智慧(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作為生活的幫手,除此之外,科學家所擁有的生物技術,可以創造、改造所有的動植物,奴役這些生物來達成特定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