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5年高等三級暨普通新聞(選試英文)(普考) - 國際現勢

一、請比較分析美國與中共在東南亞地區的競逐與合作情形。(25 分)

二、試述最近北韓飛彈危機的形成原因與可能解決之道。(25 分)

北韓發展核武的問題

 

https://nccur.lib.nccu.edu.tw/bitstream/140.119/37029/6/300306.pdf

 

北韓研發核武的意圖,可分國內與國外兩部份:在國內層面方面,由於金
正日的魅力遠不及其父親金日成,因此為了在其國人面前塑造強人形象,以及在
變數極多的國際社會中鞏固其自父親沿襲而來的統治權

並且爭取外援,金正
日決定積極發展核武,把核武視為外交談判的籌碼,以此要脅美國等東北亞其他國家,希望諸國可以與北韓簽訂互不侵犯的雙邊或多邊條約。如此一來,既可以維持北韓政權的穩定,又可以利用條約換取外國的經濟援助。此外,面對國內長期的飢荒以及經濟問題,金正日擔心無法掌控民心,人心會漸漸往南韓靠攏,在這樣的時機下,金正日以面臨外在威脅為由,期望國內民眾同仇敵愾,一致對外,使其可挪用大筆國家經費至核子研發上,而無須擔憂國家內部會產生暴動,一方

面能掌控國內情勢,另一方面也能迫使日本和美國等資本主義國家提供經濟以及技術的援助。再者,相較於南韓而言,北韓可挪用的軍費不到南韓的二分之一,且在國民生產毛額極低的情況之下,過多的軍費對國民以及國家都是負擔,因此金正日選擇直接研發核武,而不是每年漸進式地擴充傳統軍備。

在國際層次上,由於北韓長期處於孤立,美國又不時威脅以「外科手術的方式消滅北韓政權」,因此為爭取在國際場合的發言權,北韓決定發展核武,提升自己的國際地位,使其能和美國與日本等兩大資本主義平等對話。金正日積極發展核武,希望藉由核武特有的嚇阻力量,迫使他國承認北韓的政權,並且與北韓建立平等的雙邊關係 。3

目前一般認為北韓之所以發展核武乃 是基於「戰爭邊緣策略」
(brinkmanship),希望以核武為談判籌碼,換取北韓的生存空間與國際地位。然而,也有學者認為金正日發展核武的首要考量並非擠入核子國家之林,而是「維持現任政權體制」,並認為北韓之所以罔顧 1994 年「核子框架協議」,持續發展核武,不惜造成第二次北韓核武危機,李明教授對於北韓發展核武的原因,提出以下看法: 第一,北韓把核武視
為談判的籌碼,使周遭國家不得不有所顧忌,因此可近一步達成「訛詐」的目的。
其次,由於南韓舉凡國際地位、經濟發展都遠勝於北韓,因此北韓把核武視為最
後南韓若合併北韓時的「殺手鐧」。第三,核武可用來抵抗東北亞各國對平壤的施壓,使北韓政權立於不敗之地。最後,北韓擠進核子國家之林,可提升其國家
地位,驕其民眾,更進一步鞏固金正日對北韓民眾的統治。因此可見北韓認為發展核武對其是件利多於弊的選擇。6

綜觀上述看法,可發現北韓發展核武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打「核子牌」:

利用核武換取發言權,提升自己的國際地位;藉由核武換取他國的援助;靠核武維護自己的政體。後冷戰時期,對於東歐等共產政權的瓦解,北韓朝鮮勞動黨也深感威脅。對於這些政權瓦解的國家,北韓朝鮮勞動黨認為有部份原因出於這些國家與其執政黨無法長期建立獨立自主的形象。7 因此,為了鞏固政權,金正日率朝鮮勞動黨走向以建立國家主體性為方針的北韓社會主義路線,其中的國家主體性(juche)思想包含,思想上的主體性,政治上的自主性、經濟上的自主性以及國防上的自衛性。8 由金正日積極建立國家獨立自主地位的作為,可見北韓發展核武的原因與決心發展核武可使北韓國家能見度提高,有助於北韓在國際上的發言,提升政治上的自主性。此外,武器研發現代化符合北韓國家主體性思想中的增加國防自衛性,而現代化武器當中,又以核武最具代表性。因此金正日研發核武的行為,反應其鞏固北韓社會主義思想與其自身政權穩定的迫切需求。

 

聯合國北韓的制裁

北韓的核武試爆及飛彈試射,已引起美
、日各國公開譴責,並在聯合國提案,通過
譴責北韓決議案。日本並且對北韓採取經濟
制裁,下令北韓船隻禁止進入日本港口。
2009年6月2日,聯合國通過1874號決議案制
裁北韓,包括:一、武器禁運:全面禁止北
韓出口各種武器以封鎖其外匯收入來源、禁
止北韓進口小型武器和輕型武器以外武器、
會員國如販賣或提供小型武器給北韓,需五
天前通報安理會。二、船隻臨檢:各國有權
在公海檢查涉嫌裝載禁運品進出北韓的船隻
,並有權扣押禁運品。三、金融制裁:限制
可用做導彈與核武計畫的金融交易50。

 

北韓對此一制裁回應更是強硬,平壤方
面宣稱絕不會放棄核計畫,並且要將現有的
鈽原素「全面核武化」,重新啟動濃縮鈾程

序,且不排除以軍事行動報復外界對北韓的
封鎖及對船隻的攔檢。

北韓核武造成的影響

北韓成為核子國家,對美國及其他國家的意義不只在於一個「核子俱樂部」
的新成員,而是北韓願意向任何付費國家販售核武,使世界籠罩在核武擴散的陰
影中,這對於國際安全的威脅與震撼遠大於單一個北韓擁核的事實。美國等國之
所以擔心與反對北韓擁有核武,其原因在於:
(一)若是姑息北韓擁有核武,等於讓東北亞地區陷入軍備競賽的危機,破壞東
亞地區,甚至是亞太地區的權力平衡。日本和南韓在北韓擁有核武的情況
下,必定會重新審視自己研發核武的必要性,若是日本與南韓真的成功研
發核武,再加上原本就已經擁核的中共,如此一來,美國將無法有效掌控
東亞地區,而且就目前東北亞地區政治角力劇烈的情況下,每個國家都擁
有核武,將使東北亞地區成為影響全球安全甚劇的地區。
(二)北韓擁核等於是挑戰禁止核武擴散條約(NPT),將造成全球核子擴散的問
題。身為全球超級強權的美國,自然不會坐視這樣的情況發生。

(三)由於北韓與伊朗等美國所謂的「邪惡軸心國家」關係密切,這些國家又常
與恐怖主意劃上等號,因此美國認為即使北韓沒有直接使用核武的意圖,
但若北韓將這些核武販售給恐怖份子,或和伊朗等對美國有高度敵意的國
家進行核子技術交流,20 那這些核武恐將對危害美國安全。

 

從新現實角度看北韓核武危機

東北亞地區國家在解決北韓核武問題時仍基於「新現實主義」的說法,最明
顯的例子便是「六方會談」。「六方會談」自 2003 年起,已召開六輪談判,雖
然會談中偶達成重要協議,26 但對於會談的終極目標,即達成朝鮮半島無核化,
尚須多方努力與協調。由於美國與北韓長期互相猜忌的關係,雙方往往對於對方
是否有誠意而存疑,雙方都拒絕當先行動的一方,害怕自己動了第一步,對方卻無動靜,導致自己吃虧。

 

「會談」本身雖屬於「新自由制度主義」的「國際建制」範疇,但若深究
六方會談的內涵與各國權力運作,不難發現與會六國仍以「國家自利」為出發點,
把會談視為提升自己國際發言權與影響力的地點。「新自由制度」主義所稱的「國
際合作」乃建立在合作各方皆有「合作」的共識之下,認為合作所帶來的共同效
益大於一國單打獨鬥的利益,在此基準點之下,國家合作才有意義。然而,若稱
「六方會談 」為一項「國際合作」則有失精準,其原因在於各國並非真心覺得
合作優於其他選擇而合作,相反地各國只是表面上合作,但背地仍是試圖牽制其
他國家,避免其他國家成為東北亞地區的潛在霸權。而且就心態與共識上,美國
與北韓的想法差距甚大,美國認為所有進一步的發展,如與北韓建立正式關係,
進行雙邊對話等,都必須基於北韓願意放棄一切核子研發行動;但北韓則認為只
要接受原子能總署檢查,證明北韓和平發展核子的動機,就能逐步成為「核子國
家」,這和北韓以主權國家身分與他國建立關係並無衝突之點。美國與北韓這種
「錯不在己,堅持己見」的做法,使得六方會談流於形式,再加上美國與日本擔
心「崛起的中共」掌控亞太地區,因此藉由美日同盟牽制中共。美國一方面希望
中共能在六方會談負起說服北韓的角色,另一方面又密切關注中共,避免中共獨
大,成為操控會談結果的大國。此外,俄羅斯之所以加入六方會談,也非基於「國
家合作」的立場,俄羅斯在「三邊會談」時代即嚴正抗議美中排擠俄羅斯的做法,
因此俄羅斯加入六方會談的動機可合理被視為避免自己被邊緣化和重振俄羅斯
國際影響力。目前六方會談與會六國中,只有南韓的立場最堅定,29 也是真正
認為「合作」勝於其他方式的國家。南韓自金大中總統的「陽光政策」以到之後
盧武炫總統的「和平與繁榮政策」,目的都在於與北韓交好,因為南韓深曉和平
的兩韓關係以及化解北韓敵意有助於南韓的國家安全與生存。

 

新自由主義對北韓核武的看法

對於「條約」與「協商機制」等國際建制的代表物被視為是北韓務實外交
方針下的產物,是用來換取國家利益。這對於強調「國家合作必要性」的新自由
制度主義而言,無疑是一大諷刺,也說明新自由制度主義在東北亞地區的施行仍
受到新現實主義假設的限制。

雖然 1994 年美國與北韓雙邊簽訂的《核子框架協議》後因美國發現北韓並
未停止核武研發而告終,但這個協議仍開啟美國與北韓雙邊互動的新里程碑,打
破冷戰時期對立的局面,證明意識形態矛盾的雙方,可在國家利益導向下進行合
作,建立約束彼此的規範。

套用基歐漢的「複合相互依賴」理論假設,北韓核武研發議題已經跳脫傳
統單一國家間的外交互動,因為這已經不僅僅是北韓與周邊國家的關係,還要加
上對全球安全的影響,因此國際原子能總署、聯合國安理會等國際組織也積極介
入此事件。此外,雖然北韓核武研發對於軍事安全有極重大的影響,周邊國家也
對此深感關切,但是北韓核武研發可能對東北亞地區帶來的環境傷害,造成美國
與南韓、美中或日中經濟關係的影響,以及北韓政權如果真的瓦解所帶來的難民
潮,這些議題和軍事安全議題一樣,都深受周邊國家關注,也證明「複合相互依
賴」理論中假設「國家議題不再有層級」的看法。再者,目前相關各國解決北韓
問題也不再只是利用武力手段,而是加上經濟制裁等方法,如北韓在 2006 年 10
月核子試爆後,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的決議案,即是採經濟制裁為主,這證明基歐漢「後冷戰時期,由於各國互賴程度增加,國家逐漸不再採武力為解決爭端的唯一方法。」

 

三、試述美國在伊拉克陷入困境的原因與脫困之道。(25 分)

2003 年 3 月 20 日,美國及其盟友派軍入侵伊拉克,推翻了薩達姆政權。

美國稱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對國際和平構成威脅,但大多數國家拒絕支持對伊拉克採取軍事行動。

美國為什麼要入侵伊拉克?

在 1990 年至 1991 年的海灣戰爭中,美國領導的多國聯軍將入侵的伊拉克軍隊趕出科威特。

之後,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第 687 號決議,命令伊拉克銷毀其所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WMD),WMD指核武器、生物武器和化學武器以及遠程彈道導彈。

誰支持了伊拉克戰爭?

在加盟的 30 個國家中,英國、澳大利亞和波蘭參與了入侵行動。

英國派出 45,000 名官兵,澳大利亞派出 2,000 名官兵,波蘭派出 194 名特種部隊成員。

科威特允許從其領土發動入侵。

西班牙和意大利與「維爾紐斯集團」中的幾個東歐國家一起為美國領導的聯盟提供外交支持,並表示他們認為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計劃、違反了聯合國決議。

伊拉克戰爭結果

2003 年 3 月 20 日黎明,代號「伊拉克自由」的軍事行動正式開始,295,000 名美國和盟國聯軍成員越過與科威特的邊界進入伊拉克。

「庫爾德自由鬥士」的 70,000 名成員在伊拉克北部與政府軍作戰。

同年 5 月,伊拉克軍隊被擊敗,巴格達政權被推翻。薩達姆·侯賽因後來被捕、受審並被處決。

然而,在伊拉克並沒有發現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2004 年,伊拉克國陷入宗派叛亂。後來,伊拉克遜尼派和什葉派穆斯林兩派爆發內戰。

美軍於2011年從伊拉克撤軍。

據估計,2003年至2011年間,伊拉克有46.1萬人死於與戰爭有關的原因,戰爭耗資3萬億美元。

 

 

 

四、請解釋為何擁有核子武器之惡棍國家與恐怖主義結合,對美國而言是“夢魘”? (25 分)

https://tpl.ncl.edu.tw/NclService/pdfdownload?filePath=lV8OirTfsslWcCxIpLbUfvnJVVyS2MdW1sozshUCoVy1EuFrCM3bHmCiokqpURMz&imgType=Bn5sH4BGpJw=&key=F3Hj4uWWjXi2jZwNvFSUScpyOr2j2yl_V9a06q-c7i4eVVU9OyINO4qBZJhLTxWd&xmlId=0005715612

 

A1-蔡東杰.pdf (nchu.edu.tw)

 

 

布希時期:一些國家將核武技術給恐怖組織。

根據今年(2002)五月間美國國務院公布「全球恐怖主義類型」(Patterns of Global Terrorism)的文件,白宮最關切的還是恐怖組織取得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或技術。近來西方國家的情報陸續傳出,支持恐怖主義的國家以不同程度地擁有研發與生產核生化武器(ABC Weapons)的能力,例如伊拉克就利用從中共或俄羅斯取得生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技術,一方面擺出與恐怖組織勾結的姿態,逼使美國在中東問題上做出讓步,另一方面則藉著西方關注全球武器擴散,敦促歐盟、俄羅斯或中共等強權出面斡旋以、巴衝突,避免美國單方面地偏袒以色列。

美國的國際反恐行動主要為保障本土安全,自然很難坐視恐怖組織擁有核生化武器,也因此白宮決定攻擊蓄意擴散核生化武器的國家,理論上決非任何強權和外力所能輕易動搖;換言之,儘管美國對付支持恐怖主義的國家遠比解決單純的反恐議題要來得複雜而多變,布希政府亦絕不容境內再現紐約雙塔事件。目前的許多資訊顯示,伊拉克涉嫌把核生化武器技術移轉給恐怖主義,也是唯一沒有譴責911恐怖攻擊事件的回教國家,近期甚至公開把視恐怖分子攻擊以色列的爆炸案視為合法行徑,顯見美國試圖推翻海珊政權的急迫。

歐巴馬時期:國際核安全峰會

奧巴馬強調,蓋達恐怖組織一直在尋求獲取核武器,一些與巴黎恐襲及布魯塞爾恐襲牽連的恐怖分子曾經拍攝了一個核基地負責人的錄像。奧巴馬在這裡參照的是布魯塞爾媒體上周披露的消息,一個極端伊斯蘭分子團體計畫製造放射性炸彈。星期六,歐盟反恐協調人德克曉夫在『比利時自由報』警告,在未來五年,通過發動網絡攻擊,聖戰分子控制一座核電站管理中心的可能性不是不存在。華盛頓感到問題嚴重,白宮提議幫助比利時保護該國核設施。比利時方面目前已經在核設施周圍部署了軍隊。

周五下午,出席峰會的領導人專門討論如何應對伊斯蘭國組織,如果應對聖戰分子發動的核襲擊或者在城市發動的恐怖襲擊。華盛頓希望討論各國間交換情報的問題。奧巴馬的顧問表示,提出一個預防核襲擊的計畫至關重要。

奧巴馬還專門把與伊朗舉行核談判多年最後達致協議的五加一國家與歐盟領袖召集在一起舉行小型會談。奧巴馬與法國總統奧朗德會談時表示,當國際社會聯合起來,就能夠使我們共同的安全合作取得進展。奧巴馬認為:伊朗已經開始獲得這一歷史性協議的好處。五加一與伊朗達成協議後,取消了對伊朗的經濟制裁,伊朗得以向國際社會開放。

如果說伊朗核武威脅已經遠去,北朝鮮的核彈威脅卻越來越咄咄逼人。出席會議的瑞士邦聯總統施耐德·阿曼認為,我們與伊朗找對一條路,一步一步取得進展,與北朝鮮,我們處在完全不同的階段,一個不成熟的階段。

美國對朝鮮核武的擔心超過以往任何時候,這與朝鮮的不斷挑釁有重大關係。從朝鮮第四次核試遭到國際嚴厲制裁以來,金正恩每過一些日子,下令發射幾枚導彈挑釁,並揚言不惜發動核大戰。星期四,美國總統奧巴馬先召集了處在最前沿的盟國日本首相安倍和韓國總統樸槿惠,三國領袖一致承諾,聯合預防朝鮮核武威脅,把聯合國安理會制裁落實到底。

為此,奧巴馬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了峰會,美國與被視為朝鮮盟國的中國找到了某種共識。中國在3月2日投票支持聯合國安理會制裁朝鮮決議,但美國希望中國強化對朝鮮的壓力。奧巴馬與習近平會談時,特別談到雙方在朝鮮問題上的共同利益。奧巴馬對媒體表示,“習主席和我都致力於朝鮮半島的無核化以及聯合國各項決議案的全面實施”

全球防堵北韓、伊朗核武擴散

200777日起,聯合國第13國際反恐公約「制止核恐怖主義行為國際公約」將正式生效。公約針對國際恐怖主義與核子擴散問題掛,將「核恐怖主義」確定為犯罪,明確各國國內法與國際法均必須宣導,執行制止核恐怖活動的行為。

一、北韓與伊朗核武問題成為國際亂源

當前世界擁有核子武器的國家,都受到國際原子能總署的管制,或在美俄兩國的監控下逐漸管制銷毀。然而北韓與伊朗的核能發展並未受到管制,且愈演愈烈,逐漸形成國際亂源。

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院在其年度全球軍力報告中,首次將北韓列為核武國家,報告指出,雖然還不清楚北韓是否已經將「核能力武器化」,但依北韓的鈽存量來看,應能生產6顆核彈頭。報告也指出,如果伊朗決定將其擁有的濃縮鈾轉為軍事用途,不出幾年一樣能加入核武俱樂部;中東問題一直是國際焦點,而伊朗的核武問題更是當前各國關注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