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年公務人員特種考試外交領事人員及外交行政 人員、民航人員、稅務人員及原住民族考試試題 國際關係與近代外交史
甲、申論題部分:(75 分)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申論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請以黑色鋼筆或原子筆在申論試卷上作答。
本科目除專門名詞或數理公式外,應使用本國文字作答。
一、美國在川普總統上任以來,在貿易政策上採取保護主義並對外發動貿易
戰,其中對中國發動之貿易戰引起世界各國關注,並對美國、中國內部
及全球金融及經濟情況產生影響。請先解釋美國與中國大陸發生貿易戰
之背景,及美國對中國發動貿易戰所援引之相關法條後,再說明美中貿
易戰之談判過程與雙方互動,及最新發展情勢。(20 分)
二、在現實主義內部又有「攻勢現實主義」與「守勢現實主義」兩大主流分
支,請分別列出此兩種理論學說之代表學者後,再說明他們對於「權力」
之看法,以及對此所持之理由和主張。(20 分)
三、2019 年 7 月 19 日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亞太小組主席賈德納(Cory
Gardner)表示:「現在的臺美關係是有史以來最好的」。今年是 1949 年
中華民國政府遷臺 70 周年,請論述與分析這 70 年來(1949-2019 年)
臺美關係的演變,請自行分期,扼要論述。(18 分)
四、今年(2019 年)是國際聯盟盟約簽定 100 周年,國際聯盟(League of
Nations)是世界上第一個以維護世界和平為其主要任務的國際組織,其
體現的外交思維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數百年來國際關係運作方
式上的根本性轉變,請論述此一轉變為何?(8 分)然而僅約 20 年就再
爆發另一場更為慘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戰,這是否可以說是國際聯盟所體
現的國際關係運作方式的失敗呢?請就二次大戰之間國際關係的發展
論述之。(9 分)
代號:10130-11530
頁次:4-2
乙、測驗題部分:(25 分) 代號:3101
本測驗試題為單一選擇題,請選出一個正確或最適當的答案,複選作答者,該題不予計分。
共20題,每題1.25分,須用2B鉛筆在試卡上依題號清楚劃記,於本試題或申論試卷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1 近來美國與伊朗為後者重啟核能計畫瀕臨衝突邊緣,對於伊朗問題及核子武器管制,下列何者
錯誤?
2015 年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和德國等六國與伊朗簽署協議,伊朗同意限縮核能發
展,接受國際原子能總署檢查,換取美歐撤銷對伊朗經濟制裁
美國於 2018 年退出伊朗核能協議,但美國的歐洲盟邦並未退出核能協議,也未追隨美國對伊
朗重新施加經濟制裁
1970 年生效的「防止核子武器擴散條約」規定,美、英、法、蘇與中國大陸為五個核子武器
國,其他國家可以基於和平目的發展核能,但不能擁有核子武器
實際擁有核武的其他國家如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和北韓,從未參加「防止核子武器擴散條
約」,其中巴基斯坦和以色列甚至長期為美國盟友,導致其他國家不滿,對「防止核子武器擴
散條約」帶來挑戰
2 關於恐怖主義攻擊,下列何者錯誤?
阿布沙耶夫團體(Abu Sayyaf Group)有參與 2017 年 5 月菲律賓民答那峨的軍事行動,並攻陷
當地馬拉威市
國家恐怖主義(State Terrorism)指協助或贊助恐怖主義團體的國家,北韓長期被美國國務院
列入國家恐怖主義名單,雖曾於小布希政府時代自名單中除名,但川普政府再度將北韓列入國
家恐怖主義名單
孤狼型恐怖主義(Lone-Wolf Terrorism)指攻擊者不屬於任何特定組織指揮或受其協助,但受
到某種激進意識形態影響,如 2019 年 3 月紐西蘭基督城對清真寺的攻擊和 2019 年 4 月斯里蘭
卡多處發生的連環爆炸案,皆屬於孤狼型恐怖主義攻擊
伊斯蘭祈禱團(Jemaah Islamiyah)為東南亞地區的恐怖主義組織,分布於印尼、馬來西亞和
菲律賓等國,一般認為該團體策劃 2002 年 10 月的峇里島爆炸案
3 肇因於 2018 年總統選舉的各項爭議,委內瑞拉自 2019 年起陷入馬杜羅(Nicolás Maduro)、瓜
伊多(Juan Guaidó)兩個總統相爭的局面,關於委內瑞拉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委內瑞拉享有豐富石油蘊藏,為石油輸出國家組織創始會員
前任總統查維茲(Hugo Chávez)開啟社會主義實驗,將石油公司國有化,以石油盈餘大幅提
升社會福利
掀起拉丁美洲左派政黨執政的粉紅浪潮,推動成立有南美版歐盟之稱的南美洲國家聯盟(Union
of South American Nations)
目前美國對代理總統、國會議長瓜伊多給予外交承認,美國國務卿龐培歐並公開指責中國大陸
駐軍委內瑞拉是明顯的挑釁
4 我國自民國六十年代因退出聯合國致離開多個國際組織後,即未曾有政府代表以觀察員或貴賓身
分出席下列何項會議?
世界衛生大會 國際民航組織 國際刑警組織 國際再生能源組織
5 關於國際關係理論的攻勢現實主義與新古典現實主義,下列何者錯誤?
相對於結構現實主義認為,國家經由社會化偏好維持現狀,攻勢現實主義認為,安全是有限資
源,他國安全增長必為我國安全損失,因此,所有國家會追求權力極大化
相對於結構現實主義對國家企圖與動機的模糊,新古典現實主義將國家企圖與動機分為傾向接
受既有國際秩序與權力分配的「滿足現狀」者,與不滿足現狀、傾向改變既有國際秩序的「修
正主義」者兩種類型
攻勢現實主義認為,在成為霸權之前,國家對權力極大化的追求不會改變。新古典現實主義認
為,弱者不是先天的「滿足現狀」者,也有可能通過結盟改變現狀
新古典現實主義認為,軍事技術在守勢方面具有優勢地位時,武器管制可發揮重要功能;若攻
勢軍事技術具有優勢,同盟會弱化
代號:10130-11530
頁次:4-3
6 關於國際貨幣基金會(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下列何者錯誤?
IMF 的特別提款權(Special Drawing Right)是根據會員已繳納的配額,分配給會員的額外資
金來源,當會員面臨流動性不足時,無需 IMF 同意即可支用
特別提款權的組成貨幣每五年由 IMF 執行董事會討論,目前特別提款權由美元、英鎊、日圓、
歐元和人民幣組成。作為新進貨幣,2019 年人民幣在特別提款權的權重最低,位列第五
基於 2010 年 IMF 董事會通過配額與治理改革方案,目前金磚四國擠身 IMF 十大股權持有國,
且 IMF 的 24 名執行董事全部由選舉產生
IMF 創立時,按照投票權重分配,美國享有實質否決權,目前仍未改變
7 關於美國對臺六項保證的內容,下列何者錯誤?
六項保證為 1982 年美國與中共簽署八一七公報期間,為避免我政府疑慮美國政策有所改變,
由美國在臺協會處長李潔明向我國蔣經國總統所提出的政策聲明
美國與中共之第三項公報,緣起於雙方建交後中共力促美國停止對臺軍售。為此,美國在對臺
六項保證中,強調不會為對臺軍售設定限期,且該項公報之簽署不意味美國對臺售武前會徵詢
北京意見
六項保證提出期間,我政府對大陸政策之主張為「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美國
則在六項保證中,呼應表示無意擔任兩岸調停人,也不會施壓我方與對岸談判
六項保證也涉及美國對於臺灣主權的看法,見於其第四項保證:「美國不會正式承認中國對臺
灣的主權」
8 下列何者並非以東協為中心的東亞區域整合倡議或組織?
清邁倡議(Chiang Mai Initiative)
亞太自由貿易區(Free Trade Area of the Asia Pacific)
東亞高峰會(East Asia Summit)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
9 關於歐洲區域整合,下列何者錯誤?
歐洲聯盟緣起於法國提出的舒曼計畫,從法國和德國在煤炭與鋼鐵業的合作開始,逐步建立煤
鋼共同體、原子能共同體和經濟共同體
根據 1993 年通過的馬斯垂克條約,歐盟三大支柱為「歐洲共同體」、「共同外交暨安全政策」、
「司法與內政合作」,其中第一支柱屬於共同體決策範圍,包含單一市場、經濟貨幣聯盟等,
第二和第三支柱則是各國合作事項
根據 2009 年通過的里斯本條約,設立「歐盟高峰會主席」(President of the Europe Council)
和「對外關係暨安全政策高級代表」(High Representative for Foreign Affairs and Security
Policy),形同歐盟的總統與外長。至於被視為歐盟總理的歐盟執行委員會主席(President of
European Commission)一職,則於 1958 年創設,由歐盟理事會(Council of European Union)
提名,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同意後任命
歐盟立法權主要掌握在執行委員會與歐盟理事會,而由歐洲公民直接選舉產生的歐洲議會則沒
有立法權,這是為何歐洲公民社會質疑歐盟治理存在嚴重的民主赤字,也是英國脫歐訴求獲得
多數民意支持的重要原因
10 關於各區域和各國的人權保護,下列何者錯誤?
目前只有歐洲與美洲,有區域性的人權公約
目前歐洲、美洲皆有執行人權保護的區域性人權委員會和人權法院,非洲只有區域性人權委員
會而無人權法院
成文憲法國家如美國、德國、法國等,認為條約可以直接在國內法適用,因此其所批准的國際
人權條約,可以直接在國內適用。相反的,不成文憲法國家如英國、紐西蘭、加拿大,不認為
條約可以直接在國內適用,而是通過特別立法引進國際人權
1979 年聯合國大會通過的「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我國雖非聯合國會員國,但仍
於 2007 年批准,並由總統簽署正式加入該約
11 下列那一場戰爭的爆發,改變了自維也納會議以來的歐洲權力結構,雖仍強調均勢的權力平衡體
系,但實踐上國家更強調軍事實力與權力政治在對外關係的作用,進而影響了後續 19 世紀後期
與 20 世紀初歐洲政治的走向?
1859 年薩奧戰爭 1864 年普丹戰爭 1866 年普奧戰爭 1870 年普法戰爭
代號:10130-11530
頁次:4-4
12 關於美國與中共關係朝向正常化的論述,下列何者錯誤?
美國陷入越戰,而中共於 1964 年不僅成功試爆原子彈並介入越南局勢,故美國重新檢視中共
角色並思考改善雙方關係
中蘇關係進入 1960 年代後逐漸惡化,面對蘇聯不斷地擴張,美國應尋求與中共之合作,以強
化兩極體系下與蘇聯之對抗
美中關係正常化將可改善雙方在東亞的衝突,並且降低戰爭的發生
影響美中關係正常化的關鍵為聯合國中國席位的爭議,使得雙方關係一直到 1979 年才得以確立
13 1856 年召開的巴黎和會,被視為是俄國在歐洲擴張的重大挫敗,最主要是下列那項協議內容對
俄國勢力之牽制?
俄國被迫割出比薩拉比亞 黑海中立化
鄂圖曼土耳其受到列強的保護 放棄對塞爾維亞的宗教保護權
14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巴爾幹半島被視為是造成此衝突的根源。一戰前巴爾幹半島充滿國家認
同的混亂與不安定的疆界,可追溯自三個帝國對此地區的統治與介入所致。請問下列何者非上述
所指之三個帝國?
鄂圖曼帝國 阿拉伯帝國 奧匈帝國 俄羅斯帝國
15 一戰與二戰後,國際間均針對創設維持和平的常設組織而努力,包含建立國際聯盟與聯合國。而
有關國際聯盟與聯合國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美國為兩次世界大戰後最具影響力之國家,不論是國際聯盟或聯合國,都因為美國的加入,而
獲得相當大的支持
國際聯盟與聯合國對於和平的維持,主要透過一個常設的武力部隊,以執行所通過之決議,並
規定各國必須要提供參與維和行動的軍力和設備
國際聯盟與聯合國均主張維繫國際和平,無法僅以集體安全嚇阻,必須對各國的軍力裁減與管
制等加以規範
國際聯盟與聯合國都強調大會全體一致決原則,賦予所有會員國否決權
16 大清帝國的崩解,除了來自歐洲國家的擴張政策之外,更主要是甲午戰爭的戰敗,西方列強藉由
不平等條約之簽定,在華劃分勢力範圍。請問下列有關各國在中國之勢力範圍何者錯誤?
法國主要在東南各省 英國主要在長江流域
德國主要在山東與黃河流域 俄國主要在長城以北與東北
17 1979 年美國國會通過《臺灣關係法》(Taiwan Relations Act, TRA)以維持西太平洋之和平、安
全與穩定,並提供防禦性武器給臺灣人民。有關對臺軍售的部分,引發中國大陸之抗議,遂美中
雙方又於日後簽訂下列那一項聲明,討論此問題?
上海公報 建交公報 八一七公報 臺灣旅行法
18 下列對於冷戰的描述何者錯誤?
二戰結束後,國際關係開始走向美蘇對抗,美國為反制蘇聯對外的擴張,恐形成多米諾效應故
提出圍堵政策,是世界陷入冷戰的原因
杜魯門在密蘇里州威西敏特學院(Westminster College)發表演說,認為蘇聯的擴張,已自波
羅的海的斯德汀(Stettin)到亞德里亞海的的里斯特(Trieste)形成一道鐵幕,並對於這些國
家進行控制
杜魯門主義(Truman Doctrine)的提出,一方面援助希臘與土耳其,以填補英國退出東地中海
的權力真空;另一方面將抵抗蘇聯與維護自由民主加以連結
冷戰被視為是意識形態之對抗,在於美國戰後並無領土擴張的野心,主要是基於民主政治之輸
出與反對蘇聯對世界之赤化,而與蘇聯走向對立
19 下列那一個會議,主要為一戰後列強對戰後東亞秩序之安排而召開,雖然會中中國並未扮演重要
權力的參與者,但仍在會後通過確保中國之主權與領土的相關條約?
巴黎和會 華盛頓會議 雅爾達會議 慕尼黑會議
20 有關新帝國主義興起,關於各國對外擴張的描述,何者錯誤?
英國為確保戰略地位,並保護其海上經濟航線的暢通與利益,而對埃及與蘇伊士運河進行控制
部分地區出現舊權力衰弱,造成列強的擴張,如法國因為鄂圖曼土耳其國力衰弱,而占領其非
洲屬地突尼西亞
奧國外交戰略之考量,藉由鼓勵法國往海外發展,一方面降低法國敵意,另一方面造成英法在
非洲的利益衝突
德皇威廉二世認為國家適用於社會達爾文主義「優勝劣敗,適者生存」之論點,國家處於競爭
的狀態,唯有透過不斷擴張才能保有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