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年公務人員特種考試外交領事人員及外交行政 人員、民航人員、稅務人員及原住民族考試試題 國際傳播
甲、申論題部分:(75 分)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申論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請以黑色鋼筆或原子筆在申論試卷上作答。
本科目除專門名詞或數理公式外,應使用本國文字作答。
一、世界各民主國家的政治新聞普遍走向娛樂化,就連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於 2010 年對維
吉尼亞大學畢業生致詞,都說:「面對當前全天候(7/24)媒體環境,……新聞成為
娛樂形式,……這不僅對你們造成壓力,更對國家和民主造成極大壓力。」最近幾
年,北歐學者提出政治媒介化觀點,指稱政府、官員、民代等,盡是配合媒體邏輯
運作模式,以致於政治新聞普遍淪為娛樂化、世俗化、民粹化等現象。請論析這種
政治媒介化現象對國際傳播的影響。(25 分)
二、東西文明衝突日益劇烈,恐攻到處發生,但是國際新聞媒體對於衝突、恐攻的新聞
處理,似乎以媒體景觀(media spectacle)為焦點,對於東西文明衝突背後的來龍去
脈卻興趣缺缺。請試從國際傳播視角,評述你對這種國際衝突新聞的看法。(25 分)
三、公民新聞(civic journalism)或稱公共新聞(public journalism),是網路崛起之後,
公民參與政治、社會過程的具體表現,堪稱網路為公民開啟參與途徑,它不僅對各
國內政帶來重大影響,亦對國際傳播產生不可輕忽力量。請論述這股新興勢力對國
際傳播的影響力。(25 分)
乙、測驗題部分:(25 分) 代號:3101
本測驗試題為單一選擇題,請選出一個正確或最適當的答案,複選作答者,該題不予計分。
共20題,每題1.25分,須用2B鉛筆在試卡上依題號清楚劃記,於本試題或申論試卷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1 下列何者不是影響國際新聞選擇的因素?
文化的親近性 新聞事件發生的時間
新聞的價值 地方通訊社的運作
2 下列何者不是媒介全球化所包含的型態?
全球性媒介公司的出現 文化異質化的趨勢
媒介經驗的去脈絡化 世界上有愈來愈多的媒介被愈來愈少的公司所掌控
3 下列何者不是媒介帝國主義的內涵?
假設閱聽人是被動的 全球性的媒介流通是一種不均衡的狀態
全球性媒介促進了經濟的成長而非依賴的關係 削弱在地的文化
4 許多國家都設有公共廣電系統,其設立的主要目標不包括:
服務少數的族群 關注國家的文化認同問題
服務菁英的需求 關注公共利益
下列何者屬於布里德(Breed, 1955)所提出之「新聞室的社會控制」的方式?
廣告主的操控 新聞價值的內化 法律的規範 新聞教育
6 有關大眾媒介體制(mass media institution)的討論,何者錯誤?
它是一個經濟體制 它是一個社會體制
它在公共領域中運作 它不受政府的管制
7 所謂的注射針效果模式(Hypodermic Needle model),其所假設的媒介效果是:
大效果 中度效果 有限效果 沒有效果
8 網際網路做為一種媒介,其所具有的特色不包括:
互動性 混雜性 易受高度管制 模糊公、私領域的界限
9 下列何者是「新聞的偏誤」(news bias)典型的例子?
新聞中所蘊含的社會價值不是支持社會現況 少數族群常被邊緣化、標籤化
新聞內容低度再現官方的聲音 男性常受到符號性的消滅(symbolic annihilation)
10 下列何者並不屬於目前主流的新聞價值?
長期的討論觀點 個人化 負面性 人情趣味
11 要將國際新聞轉化為國人可理解的資訊,應運用下列何種理論?
馴化 沉默螺旋 二級傳播 議題設定
12 下列理論皆與發展傳播有關,但何者是晚近的研究趨勢?
互賴理論 文化帝國主義 創新擴散傳布 參與式傳播
13 下列那一個聯合國組織對改善國際間的數位落差較沒有影響力?
UNDP ITU WIPO UNESCO
14 東方主義(Orientalism)再現的言說下列何者錯誤?
東方的無知 東方的暴力 東方的美麗 東方的智慧
15 下列何者並非「聯合國文化多樣性公約」所提出?
主張國家介入保護本地文化 強調商業促進文化多元性
保護文化傳統以支持文化創作 公正考慮創作者和藝術家的權利
16 美國之音現在屬於那一個組織管轄?
BBG USIA USIS USAID
17 中央廣播電臺的臺呼為何?
臺灣之音 臺灣的聲音 臺灣之聲 寶島臺灣
18 發言人的角色下列何者錯誤?
發言人對首長絕對忠誠 發言人不說謊,只是省略了部分事實
發言人會向長官建議,適當影響政策 發言人了解首長對事件的態度
19 公眾外交首要影響的目標為何?
外國媒體 外國人民 外國領袖 國際組織
20 下列何者不被我國行政部門列為公共外交之重點工作?
參與世界性體育賽事 支援全球防疫
影音內容產製環境健全化 國際輿情蒐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