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man Girving Guitar Class On Internet With Video Tutorial

新聞傳播的過程

彭佳發教授提出的新聞傳播過程: 1.日常事件(故)– 2.蒐集 – 3.新聞事件 – 4.輸入 – 5.媒體 – 6.新聞 – 7.輸出 – 8.傳遞 – 9.閱聽人

  1. 日常事件:現實世界的客觀真實,是最原始的新聞素材,包括自然的、人為的、假事件(Pseudo event)、偽造消息(hoax)、亂放話或捏造(fabrication)等
  2. 蒐集:從新聞定義與新聞價值去考量,確定所發生的事件,有「資格」轉化為新聞事件的過程。
  3. 新聞事件:在定調為新聞過程,常被質疑其是否據可報導性?是否為國際新聞?獨家新聞?洩密?
  4. 資訊:經由媒體來處理,為處理中,有「噪音」會出現。
  5. 媒體(新聞機構、組織):媒體是傳輸管道,是大眾傳播裡主要的手門人或把關人(gatekeeper)。
  6. 新聞之輸出:也講促銷,和輸入一樣,其過程也會被扭曲。
  7. 輸出後的新聞:這是媒介(二手)真實,是一個影子世界,產品呈現講求正確、深入、快速、即時。
  8. 傳遞:是說透過各類管道和媒介傳送給目標閱聽人。(target audience)
  9. 閱聽人:是最後媒介(資訊)使用者(whom),又分第一類特殊閱聽人士,他是身兼一般閱聽人身份的學者,以及第二類型的特殊閱聽人,他是諸如世界媒體相關組織

新聞傳播過程中出現的角色

新聞均來自於事實,來自於新近發生的事實。從事實的訊息轉化成新聞,必須藉助一系列的中介者,如:新聞媒體(報紙、雜誌、廣播、電視、網際網路),以及媒介組織中組織化了的個人(編輯、記者、製作人、發行人等)。正因為有了他們的作用,事實才成為新聞。經過中介者加工的新聞後,被受眾所接受,受眾的反應如何、傳播者是否真實地傳播了事實的訊息等,都可以透過回饋環節檢驗出來。

新聞傳播過程包括四個基本環節:一、新聞來源;二、新聞傳播者;三、新聞受眾;四、回饋。分述如下:

新聞來源

新聞是來自新近發生的事實,事實只有通過新聞傳播者的反映,才能成為新聞,他不會因為新聞傳播者的處理與報導,而改變自己本來的面貌,也不會消失。

新聞傳播者、媒體

新聞記者是個人,是組織化了的個人,即新聞機構中的編輯、記者、製作人、發行人,他們是過濾者、守門人。傳播者因為經濟地位、政治立場,在蒐集事實、選擇事實時有所不同。

新聞受眾、閱聽人

新聞受眾是對觀眾、讀者的總稱。他們如同新聞傳播者一樣,都是相當富主動性的人。他們可按自身的特徵劃分為不同的群體,他們是客觀事實的參與者,是新聞最終的檢驗人,亦即新聞受眾隨時以各種方式,將自己的意見回饋給新聞傳播者。

回饋

回饋可以檢驗新聞傳播效果,二是可利用回饋回來的訊息,調整和規劃下一步的新聞傳播行為。

總之,新聞傳播過程中,新聞來源、新聞傳播者、新聞受眾與回饋是四個基本因素,他們之間相互制約、相互影響,是對立統一、作用與反作用的關係。

新聞擴散J曲線理論

1963年美國總統甘迺迪(J. F. Kennedy)遇刺後,為避免群眾恐慌(Panics),學者注意到新聞媒體所扮演的角色,格林伯(B. S. Greenberg)研究了18個不同新聞事件的最早消息,統計得到的結果在坐標紙上標出來,恰成一條J曲線,因此,格林伯稱之為「新聞擴散J曲線(J-curve of news diffusion)」。格林伯在論文中指出,新聞內容所報導事件,若依其可能被傳播的個人不同,大致又可分為三大類型:

第一類型

對一般人不重要,但對某些人很重要。在媒介選擇新聞的角度而言,因而不會對這件事做顯著處理,但受影響的人群,自會做出選擇性的注意,而將此一事件的消息,向相關而又未知道之人士散佈,最後,全部或大部分相關的人,都可能知道該消息。

第二類型

對一般大眾都重要的事件,不但受到新聞媒體顯著報導,也受到一般民眾和大量的人所直接注意。

第三類型

極度緊急的重大事件,不但受到傳媒迅速和高度關注,也是每個人都會注意的事項,第三類型是人際傳播和媒介通道雙管齊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