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litical speech

宣傳

早期的研究者

拉斯威爾研究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宣傳技術,其撰寫的博士論文於一九二七年出版成冊,當時人們對「宣傳」是深懷恐懼的,研究者關心「宣傳」效果的問題,緊接著,二次大戰又迫在眉睫。 當時的人認為「宣傳」極具效果,「宣傳」對傳播理論深具意義,宣傳研究堪稱是兩種重要傳播研究的領域的思想根源: ㄧ、關於態度改變(attitude change)的研究:研究者尋找能夠改變人們態度的方法,宣傳研究提供初步的答案。 二、大眾傳播的一般效果研究,探討大眾傳播對社會及個人的效果,或這些效果如何產生?

宣傳的定義

宣傳一詞,典出拉丁文the Congregatio de propaganda fide,原意是一六二二年羅馬天主教教廷成立的傳導總會。當時正處宗教改革時期,宣傳之辭一開始就帶有「為不真實的概念辯護」的負面意義。 拉斯威爾的名著《第一次世界大戰宣傳技術》定義宣傳如下:「宣傳一詞純指透過意義符號的意見控制。或者,說的具體一點,是用故事、謠言、報導、圖畫及其他形式的社會傳播控制他人意見。」(Lasswell,1927)。 十年後,拉斯威爾將此定義修訂為「就廣義而言,宣傳是操控表達符號系統影響他人行為的技術。表意系統包括各種口語、文字、影像或音樂形式。(Lasswell,1937) 大部份的廣告可能都概括在前述兩種定義中,事實上,宣傳似乎牽涉到所有與說服有關的東西,因為拉斯威爾早已明言:「廣告與公關活動都算是宣傳」。依照拉斯威爾的定義,宣傳包括老師對學生的教導,但一般人並不把教學活動看作是宣傳。 拉斯威爾指出宣傳有以下四個主要目標:

  1. 使民眾仇敵恨敵
  2. 保持盟邦的友誼
  3. 與中立者保持友好,可能的話,拉攏中立者加入我方陣營
  4. 瓦解敵方的民心士氣
  5. 這些戰時宣傳的目標,並不是用廣告或一般說服的目標。

戰時宣傳

戰時宣傳可追朔至兩千多年前中國的「孫子兵法」,其規模及效果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達到巔峰,因為那時人們對宣傳所知有限,敵國暴行的報導是戰時宣傳最有效的技術之一,對於激發人民的仇敵意識非常有效。大部份這類暴行報導都是捏造的,但發揮了很大的宣傳效果,因為人們根本未懷疑這些暴行報導的真實性。

宣傳教育

二戰前夕,「宣傳教育」(propaganda education)成為全美關切的主要課題,一部分原因是美國擔心潛在敵人會「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原用美國再一次大戰期間的宣傳手法對付美國。 社會心理學者坎粹爾曾應電台邀請,在節目裡談論有關宣傳的話題,他們在一九三七年成立宣傳分析中心(the institute for propaganda analysis),宣傳分析中心關注納粹政權崛起及納粹宣傳可能對美國民眾的影響。當時,希特勒與宣傳部長戈培爾(Joseph Goebbels)在德國的宣傳非常成功,宣傳分析中心擔心有人如法泡製在美國興風作浪,在一九三零年代全美各地,確有納粹集會示威活動,宣傳分析中心最有名的著作,可能是李氏夫婦(Lee & Lee,1939)合撰的《宣傳的技藝》(The fine art of propaganda)。書中列出七種宣傳手法,希望估公眾能輕易洞悉這些宣傳伎倆。

One Reply to “宣傳”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