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met on mannequin

傳播模式

傳播模式本身並非解釋性的工具,但卻直接有助於建構理論。而模式之所以經常被人與理論搞混,是因為模式與理論的差別往往只是一線之隔。

德區(K. Deutsch)認為模式是「將一組符號和運作規則結構起來,並假定能與真實存在的結構或是過程相符。」,是「了解複雜過程所不可少的」,模式是經過選擇與抽繹後的形式,我們使用它的頻繁程度遠超過自己所能想像的。因為模式包含著現象中我們認為重要的某些組件,所以它已指涉了相關的判斷,以及理論的成分,但某些時候,模式也有將適時過度簡化的危險。

即便模式不能成功預測現象,至少可擴充思考問題的參考架構。模式還有助於釐清知識上明顯但卻重要的落差,建議研究方向,再者,一個有缺陷的模式,往往促動另一個較好的模式面世。

如同科學研究方法本身,理論模式的應用統合了自然與社會科學研究。任何科學研究裡,科學家在描述所欲探索的特定現象時,都必然涉及符號的運用。

模式的功能

德區曾討論社會科學中模式的使用問題,認為模式有四種獨特功能:

  1. 組織:模式能有秩序地將相關資料排比起來,釐清資料中相似及相聯繫的部分,使我們能發現前人未見的重要事實。
  2. 啓發:如果這個預測現實無適當測量工具加以驗證,模式起碼還俱有相當程度的啟發功能。
  3. 預測:若模式能解釋若干我們過去未能了解的現象,那麼他便俱有預測功能。
  4. 測量

一旦模式能完全地預測現象,並且有一定的準確性時,他就已經俱有測量功能了。若模式與實際現象密切相合,將有助於測量這個現象,不論所測試簡單的急劇資料或是較複雜的比率資料。

這些模式的功能,依序構成了評估模式的基礎:

  1. 此模式的普遍性如何?它能組合多少材料?組合的好不好?
  2. 此模式是否豐富且具啓發性?是否有助於發現關係、事實及方法?
  3. 對某研究領域的發展,此模式是否提供重要的預測?對此研究領域的發展有無重大影響?
  4. 由此模式所發展出來的測量是否正確?

德區也提出評估模式的標準如下:

  1. 此模式的原創性如何?提供了多少新觀點?
  2. 此模式是否簡單有效、不累贅?
  3. 此模式的真實程度如何?它能表徵外在真實到什麼程度?

拉斯威爾模式 Harold Lasswell

最早以語文形式表達的傳播模式當屬拉斯威爾(Harold Lasswell)在一九四八年提出的模式:

  1. 說了什麼
  2. 透過什麼管道
  3. 傳播給誰
  4. 產生什麼效果

拉斯威爾的模式能廣泛應用在大眾傳播領域。模式中指出能傳播訊息的通道不止一條。

  1. 「誰」的部分則關切訊息控制的問題
  2. 「說什麼」的部分是研究者進行內容分析的對象
  3. 「傳播通道」的部分則是對媒體的分析研究
  4. 「傳播給誰」的部分是對閱聽人的分析
  5. 「產生什麼效果」的部分包括信度、效度,以及傳播的結果

葛本納模式

葛本納(George Gerbner,1956)修正拉斯威爾模式,提出一個指涉十個大眾傳播研究領域的語文模式。

模式研究領域
某人傳播者與閱聽人研究
感知某事件有關感知的研究與理論
並且做出反應效果測量研究
在某情境中有關心理與社會情境的研究
透過某些通道有關通道與媒體的控制分析
將現成的材料加以製作有關媒體經營、運送與資訊取用自由的研究
以某種語文形式有關訊息結構、組織、風格與類型的研究
在某種情況下有關傳播情境及其先後序列的研究
傅送内容内容分析舆訊息意義的研究
產生某些結果整個傳播效果與社會影響的研究

歐斯古模式

歐思古(Charles Osgood)認爲夏農模式適於解釋傳播的機械特徵,但無法充分解釋人的傳播行爲。至於他自己所提出的傳播模式, 有以下兩個來源:一是他自己對「意義」問題的理論研究,二是心理語言學的相關理論(osgood,1954)。 他認爲一個人同時兼具傳播者與受播者的雙重角色,並且將符號 的「意義」問題考慮在內。夏農模式視資訊來源、目的地、傳送器及接受器是分立的,雖可解釋機械過程,但解釋人的傳播過程就有點口舌不靈,因爲人可以同時是資訊來源與目的地,也同時具有傳送器與接受器的功能,不斷透過回饋反覆地「製碼」與「解碼」。 在夏農模式中,「輸入」是指以某種形式將物理能量或「刺激」 加以製碼,隨後將之轉換(譯碼)成可以感覺得到的感官刺激。 歐思古認爲,夏農模式將身處「口語傳播社群」(speech community) 的人視爲完整的傳播系統。他修改夏農模式,將人看作是一個能傳播及接收訊息的「傳播單元」 (communications unit) 。

歐思古非常強調傳播的社會本質,他說:

任何一個好的傳播模式都至少包含兩個傳播單元:來源單元 (說者)與目的地單元(聽者),這兩個單元只有透過訊息才能聯結成一個完整的系統。因此,我把訊息看作是一對 來源單元而言,它是整個輸出(反應)的一部分;對目的地單元來說,訊息是其整個輸入(刺激)的一部分。比方說, 某甲對某乙說話時,他的舉止、體態、面部表情或對物體的把弄(玩著一副撲克牌)或聲調都可以算是訊息的一部分;

但甲行為中的某些部分(對乙舉止的感覺或外在環境的線索)則不算是甲的訊息。而傳受雙方對這訊息的反應可以是立即的或被中介阻隔而非立即的–面對面口頭傳播屬於前者,而書寫傳播則屬後者。 (Osgood, 1954: 2-3)

宣偉伯模式

宣偉伯不將機械的傳播與非機械的傳播做很明顯的劃分,但也自承受益於歐思古的觀點。 在一系列他所發展的模式裡,最早的是將人類傳播行爲描繪爲一個簡單的模式,後修正爲較複雜的模式(Schramm,1954),認爲傳受雙方在傳播過程中會不斷地累積經驗。最後,他發展出一個更複雜的模式,將傳、受播者雙方的互動納入考量。 他的第一個模式幾乎與夏農模式無任何差別;

宣偉伯模式1.png

在第二個模式中,宣偉伯提出了一個相當重要概念,即只有當傳、受播者雙方共享某種經驗範圍時,傳播オ有可能發生。

宣偉伯模式2.jpg

在第三個模式中,他把傳播視爲是傳播參與者透過製碼、感知、 譯碼、傳送與接受信號的互動過程。傳播過程涉及回饋,因爲傳播本身就是一種不斷循環的過程,傳播的參與者彼此分享資訊。

宣偉伯模式3.jpg

衛斯理與麥克林模式

衛斯理 (B.H. Westley) 與麥克林 (M.S. MacLean, Jr.) 探討過去有關新聞學及大眾傳播的文獻,認爲有必要以不同的模式來處理不同的傳播情況(Westley,1976)。他們認爲,傳播過程可由單一事件或個人開始,因爲連早期夏農或拉斯威爾所提出的那類線型而非互動性的模式,都同樣強調資訊來源的問題。雖然早期的這些模式都有缺點,但魏斯理與麥克林承認過去的模式對他們的幫助極大。 魏斯理曾經在密西根大學受教於紐康門下,所以紐康模式對他影響極大,也爲他後來與麥克林在一九五七年共同提出的大眾傳播過程模式提供了基礎(Westley & MacLean,1957)。他們將紐康模式加以改裝, 加入更多組件,尤其是在A與B之間加入了C這個角色,並且將「回饋」考慮進去。 魏、麥模式指出,許多外在的消息來源(As)或事件(Xs)皆非 閱聽人(Bs)親眼能見,但通道或媒體(Cs)卻可將這些消息來源與事件傳播給閱聽人知道。因此媒體通道(Cs)有以下二個功能:

  1. 將外在的許多事件(Xs)以有助於滿足闖聽人(Bs)需要 與解決他們的問題的方式,加以抽譯選擇。
  2. 將這些事件轉變為可以與闖聽人分享意義的符號形式。
  3. 透過某些媒體或通道將這些符號傳播給闖聽人。

事實上,通道(C)在滿足閱聽人(B)的資訊需求時,所觀察、 選擇、製碼與傳送給閱聽人的訊息祇是許多事件(Xs)中的一小部 分。換句話說,媒體通道在此過程裡扮演了「守門人」角色。在此模式中,閱聽人(即B)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團體或整個社會體系。 與紐康模式不同的是,魏、麥模式中所謂的訊息可以是有目的的(希望改變閱聽人對事件的感知)或無目的的(傳播者無影響閱聽人的意圖)。同樣地,回饋也可以是有目的的(例如寫信或打電話給報社編輯)或無目的的(例如因爲某報編排完善而訂購此報)。

衛斯理與麥克林模式.jpg

在魏、麥模式中,As是扮演著一種鼓吹者的角色(即「傳播者」),可以是有目的地選擇與傳送訊息的個人或社會系統。 另外,Bs(用魏斯理與麥克林的話來說,Bs是行爲系統角色)通常意指「目的地」或公眾。

這些個人、團體或社會系統,需要有關環境的資訊以滿足需求或解決問題。 Cs(通道角色)則是指閱聽人(Bs)的代理機制,選擇與傳送閱 聽人所需資訊時,不一定有任何特定目的,特別是閱聽人不易親身接觸的事件。 Xs是指外在的物體或事件;Xs則是指在訊息形式中的物體或事件(是對X以一種可以傳送的形式加以抽繹的結果)。 通道使得As得以將Xs(訊息)傳送給Bs,而通道本身則包括了 可以改裝訊息的Cs(即扮演一種守門人的角色)。 製碼是As與Cs從外在的事件(Xs)抽釋出訊息(Xs)的過程, 譯碼則發生在閱聽人接收與感知訊息的過程中。 回饋則提供As與Cs有關其訊息對Bs有無效果的資訊。